基于时空能量博弈均衡的V2V-WPE能量交易研究
为解决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CV)移动充电调度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能量交换技术的V2V(vehicle to vehicle based on wireless power exchange, V2V-WPE)能量交易模型,并基于广义纳什议价(generalized nash bargaining, GNB)理论对V2V-WPE能量交易市场进行建模。该模型构建了一种以交通路口为节点,利用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作为通道的新型电气化交通能源网络,旨在实现车辆间的能量交易,并结合动态路网模型、OD矩阵分析方法和动态Dijkstra算法为ICVs规划行驶路径。最后,通过在能源分配系统(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EDS)中安装变压器以及并联电容器来管理网络上的电压和无功功率(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Volt-VAR),同时将GNB问题分解为收益最大化问题(SP1)和能量交易问题(SP2),并利用多面体逼近技术将SP1的非凸性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参与调度的ICVs收益增加,参与市场的各个代理获得了更公平的利润分配,促进了移动网联汽车之间的能量交易。
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蓄电池开路预判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针对变电站蓄电池组出现的极其危险的开路问题,研制一套便携式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控制器、蓄电池测试终端。采用多频点蓄电池测试技术,在线检测蓄电池的物理参数及电化学参数,包括电压、温度、欧姆电阻、极化电阻、极化电容,通过这些参数建立蓄电池组开路数学模型,对变电站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潜在风险做出快速诊断分析,从而可杜绝变电站由于蓄电池突然开路而造成的恶性事故。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究情况还未见报道。该技术在国内外只是处于电压、电流和内阻的研究,本项目专门对于蓄电池开路特点研究,并做出快速诊断分析,处于先进水平。将会极大的提高变电站、电厂及相关行业蓄电池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本项目研制的“基于Thevenin电池模型蓄电池开路预判分析系统”是一套智能化、网络化的变电站直流设备在线监测、远程管理系统。现场的在线监控装置硬件采用一主多从式构架,一个监测中心、若干个安装在现场的在线监控装置组成。监测中心以上为管理网络;监测中心以下为现场网络。用户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在计算机上远程实时监控各个现场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状态,每节蓄电池的健康状况。监测中心软件采用B/S架构及SQL-SERVER数据库,接收安装在现场在线监控装置传来的数据,响应用户终端的请求上传数据。同时,用Android移动手持设备一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安装了相应的开路检测应用APP软件,查看电池组的内阻监测等数据。监测中心响应用户请求以图形、表格、文宇等形式,经管理网络向用户终端返回存贮的各种数据及各种分析结果。用户终端向现场发送的各种命令经管理网络送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命令处理后经现场网络送到在线监控装置执行。
电网与电信数据融合企业征信体系和停电广播通知
本项目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前沿技术,打造电力数据对外服务平台。遵循国网公司的安全规范,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脱敏、加密、审核等步骤,依托该平台实现对外提供结果数据和服务,实现电网商业模式扩展,提高管理精益化水平并为公司创收。数据加工方面:根据国家电网信息安全规范要求,原始数据不具备对外服务的安全要求。因此,需将原始数据根据数据标签规则进行加工,形成若干业务特征的数据标签集。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获取原始数据后,实现原始数据归集、数据建模、建模结果数据加工等功能。数据安全防护方面:电网数据与电信数据传输,主要通过两个关键通道来保障内外网数据的交互。电网侧,信息管理网分为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的数据交互,通过隔离装置进行隔离;信息外网与互联网交互,通过安全交互平台和移动互联平台实现。主要考虑访问安全、传输安全和算法加密、脱敏等方面的安全。数据交易时,通过加密算法,保障数据安全;数据访问时,通过访问授权,确保数据合法访问;通过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有效防止数据被截获的事件发生。结果数据展示方面:构建数据综合展示页面,将原始数据加工成的标签数据进行展示,供数据需求方查阅。可根据数据热门程度、标签数据更新程度、标签数据类型进行展示,并排序,便于数据需求方按需查看感兴趣的标签数据,并用于数据申请服务。结果数据对外服务方面:电网数据经过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建模、数据安全管理,形成标签数据展示成果,在此基础上,可为数据需求方提供数据检索、数据申请、数据接口、数据调度等数据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