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7条 线路工程
PPT

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8-08

为解决架空输电线路间隔棒安装作业强度大,人员高空作业风险高等问题,湖北公司研发了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已在湖北东觉山 - 三溪口 110 千伏线路工程中成功应用,实现了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全自动安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实现“机械化换人”的目标。本演讲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986次浏览
PPT

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创新构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8-27

从分析目前输电行业监理的六大痛点,讲述监理行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依靠数字化监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构建一种新型数字化监理模式,通过监理组织模式的改变,研发新的监理装备体系,数字化系统,从而将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监理模式升级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穿透式监理模式,并介绍在相关的新型装备和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和所取得的成效。

731次浏览
论文

中国首条500kV海底电缆线路工程的设计

发布日期:2017-05-12

500kV 海南联网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电力电缆工程[1][2]。我国还没有500kV海底电缆工程直接可采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标准,工程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合理确定;同时,还需要研究和分析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案,选择符合工程具体情况的技术和方案。结合海南联网工程的建设,本文扼要介绍了该工程海底电缆线路部分的设计原则和建设各阶段的各项关键技术方案和主要过程,主要有:联网方式、海缆路由选择、海缆路由勘察、海缆选型和结构设计、海缆敷设和保护、风险评估和试验。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我国海底电缆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PPT

全过程机械化施工 全要素精细化管控

发布日期:2024-08-27

2020年以来,国网湖南电力研发了多种型号电建钻机应用于线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然而仅提高施工机械化率难以推动输电工程建设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为提升数智化施工水平、提高全过程施工质效,通过建立并恢复真立体像对,将影像、地形数据由tif数据格式处理为切片格式,检测并引入线路设计GIM模型,可完成全线三维数字沙盘建立。在提高施工设备应用率的同时,通过应用数字沙盘技术,辅助临时道路设计优化、组塔设备选型、单基策划输出、牵张场选址规划、“三跨”校检推演。作者结合洞庭-益阳东500千伏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举措,从数字沙盘技术要点、技术方案应用情况、“流水化作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汇报和分享。在数智化技术与“大班组+N个小班组”作业模式互融共进下,该工程施工效率提升1.75倍以上。同时,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数字沙盘应用、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浅谈思考和体会。

515次浏览
PPT

智能化、智慧化监理引领电网基建管控水平提升

发布日期:2024-08-27

智能化智慧化监理,应用遥感卫星、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号实时远传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进行实时、动态、智能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全面提高监理工作效率、降低监理成本、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理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引领电网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管控提升,推动工程建设的创新发展,提高中国建设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463次浏览
案例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电力工程质量智能采集与分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5-07-01

研发一套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质量智能监督管理系统通过集成智能质监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实现基于北斗定位能力提升的输电工程智能数采、智能缺陷识别、三维点云建模自动量测分析、质监项目数据成果共享等应用,从而沉淀数据,形成河共享、复用的数字化资产提升质监智能化水平和数据价值

关键词:
444次浏览
PPT

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发布日期:2024-08-27

在电网建设领域,数字孪生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机械化、智能化、系统化施工管理的关键力量。通过构建与物理世界精准对应的虚拟模型,数字孪生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还能提供前瞻性的分析与预测,此举将极大地增强了施工一线的决策效率与施工安全。随着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拓展,该技术有望成为电网建设领域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它的全面应用将有效提升电网基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演讲者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近期组织实施的科技指南研究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从技术背景、关键技术、应用案例,以及技术展望四个方面,对输电线路工程数字孪生平行控制技术在施工一线的实践应用向大家做成果分享。

439次浏览
成果

深基坑作业救援系统

发布日期:2024-07-01

深基坑作业是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中常见的作业场景,其风险 点包括基坑坍塌、有毒有害气体侵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近年 来深基坑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电网基建深基坑作业现场 危险性大,事故频发,作业时基坑内发生异常时,需要专业救援辅助 装置进行辅助救援,但现有装置往往满足不了现实需要。

393次浏览
论文

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

发布日期:2024-02-20

针对不带并联电抗器的新能源送出线,能否正确区分故障性质是确保新能源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中之重。为降低新能源送出线故障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冲击,提高重合闸成功率,减少新能源发电系统脱网的发生,提出基于可控串联电抗限流信息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在送出线路上设计串联可控限流电抗器,在线路故障相跳闸时基于等值阻抗的预判投入可控电抗,在串联电抗限流特性下分析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时的线路电流差异,建立电流突变量比较判据,并能够确定故障电弧熄灭时刻,进而构建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基于故障性质识别的自适应重合闸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可靠地识别结果,应用在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工程上能有效提高线路的重合率。

350次浏览
论文

基于蒙西地区区域地质条件输电线路基础选型分析研究

发布日期:2018-12-25

本文根据蒙西地区区域地质条件,将此区域内各地层分区地表岩土体归纳为土层覆盖类地质体与岩石类地质体,同时明确了两类地质体在各地层分区的分布范围。通过对输电线路各类基础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得到蒙西地区各地层分区的适用基础型式。本文可为输电线路工程提供基础选型参考。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EPTC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