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产密码的海量电力物联网设备安全高效标识采集技术及应用
当前,国网公司正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和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成为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任务。然而,目前电力物联网设备存在批量识别效率较低、接口协议和数据格式不统一、业务融合度不高、共享应用不充分等问题,难以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发展需求。此外,电力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对信息安全保障有极高的要求,通用的物联网设备难以满足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项目研究成果已在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推广,在海量电力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出入库、批量盘点、配送、流水线检测等环节,累计应用物联网相关芯片超过1亿颗,配套物联网终端设备超过20万台/套,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约2.82亿元,利税约4221.74万元,应用规模可观,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成功实施满足相关领域的安全标识、高效识别、信息贯通及共享需求,对有效提升相关领域智能化水平、保障信息安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项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作为责任央企,连云港供电公司致力于为沿海岛屿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能源。为满足海岛用电需求,公司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攻克发展、建设、运检、调控、信通等多个专业难题,在开山岛上建设一套综合能源智能微电网系统;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风、光、波浪能等自然资源,建设30千瓦风机一台,采用屋顶平铺方式建设110千瓦光伏,660千瓦时储能,发电功率50千瓦柴油发电机和日产10吨淡水的海水淡化系统,通过多种能源协同互补利用,彻底解决岛上用电用水紧缺难题。建成投运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及海水淡化系统,让开山岛的夜晚灯火通明,为将开山岛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贡献苏电经验。
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推动发展转型升级
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中央面向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推进业务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强实力、以改革增动力,提出“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三站合一”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思考
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公司“第一张网”。泛在电力物联网(SG-IOT)是覆盖能源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与智能电网“同生共存”的公司“第二张网”,具有“全时空通信覆盖、全环节物物互联、全业务云端运行、全数据统一管理、全方位数据应用、全过程可信互动”等枢纽化、平台化、共享化特征。建设运营好“两网”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打造“三型”现代企业的核心支撑体系。
电力无线专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本项目属于电力通信领域。 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需要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面对电力业务高效泛在承载、安全可靠接入、主动智能运维管控等挑战,原有业务系统独立建设接入通信,技术体制单一,难以兼顾经济、安全和泛在接入等因素。因此,项目基于无线LTE技术,突破电力业务末端接入网络规划、无线多业务安全隔离、端到端主动运维等关键技术,打造以电力无线专网为基础的电力物联网泛在接入方式,提升电网末端感知能力、支撑构建以智能配电网和客户为中心的能源服务体系。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电力无线专网系列设备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在江苏建设了国网系统内规模最大、覆盖业务最全的电力无线终端接入网络。 项目自主研发基于SM2算法的配电终端、工业级无线终端等核心设备及规划优化系统和智能运维平台,健全产业链。所研发通信终端、微基站等形成数条生产线,终端设备年产能可达50万台。基站和核心网根据管理接口要求进行定制化采购,使用电力授权频率且进行安全强化,定制化厂商生产线年度产能可达2万台。项目共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8件、软著8项;发表论文37篇,其中15篇SCI,22篇EI。
分布式高压电力电缆光纤智能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面向高压电缆运行故障预警以及安全在线监测的技术需求,突破了常规光纤传感技术只监测单一参量的局限,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提出了同轴双包层结构局放声发射振动传感光纤技术,解决了信号高灵敏度和宽频带监测相互制约的难题。基于光纤内干涉技术,克服了传统光纤干涉仪参数不易控制的问题,实现400kHz的监测带宽,能够覆盖局放声发射监测的主要信号频段,构建了高压电缆高性能监测的敏感“神经”体系。研制了高泊松比硅橡胶灵敏度增强的光纤传感器,突破了光纤检测微弱局部放电声发射信号的难题,基于弹性体增强技术,实现了1.7rad/(m·Pa)的声发射振动探测灵敏度,为高压电缆实时监测局部放电预警提供了超敏“感官”。提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高精度信号提取技术,形成了多物理量交叉互验的事件分析定位方法,有效克服了由于信号衰落而导致误报的难题,建立的“点-线”结合的电力电缆多参量监测系统,实现了基于振动、温度、局放等多参量智能监测平台,为电力基础设施的安全预警提供了智慧“大脑”。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1项,电力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15篇,经查新“……该项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光纤弹性体局部放电传感灵敏度增强方面”经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提高了高压电力电缆局放等多参量信号远程在线监测和诊断的智能化水平,高度契合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电网运行状态智慧监控与诊断的技术需求。项目成果可推广到架空地线、相线、杆塔、变压器、开关等输变电设施温度、应力的监测,乃至石油测井、油气管道监测等能源领域,产业化前景显著。
电力超脑——供电服务AI指挥员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初步建成了“以客户为中心,资源统一配置、服务一口对外、业务全面管控”的供电服务指挥体系。但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与客户服务质量压力日渐增大,抢修资源调配、服务质量监督、信息化孤岛等问题逐渐暴露。本项目通过智能语音、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以效率效益为目标,人工智能布局传统业务领域,建立新型的现代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解决错综复杂的业务数据结构与系统壁垒,应对与日俱增的业务规模和服务要求,在提升业务质效的同时,减轻传统人工业务执行压力,提升电网企业在配网侧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重点研究“业务场景的级联闭环与落地效果”、“海量数据的开放共享与价值创”、“多业务、多技术的融会贯通与集成创新”三个关键点,推动业务模式和支撑能力深度融合、有效匹配,更好地发挥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在“强前端”、“大后台”现代服务体系中的枢纽平台作用。
大型供电企业依托政企协作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实践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一业为主、四翼齐飞、全要素发力"总体布局,深入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依托政企协作优势提质增效,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加大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深化源网荷储友好互动,全力谋划推动新基建“761”工程,推进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与应用,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发挥政企协作优势抗击疫情,保障企业复产复工。认真执行地方党委政府防控部署,全力以赴抗疫情、保供电、保安全,制定并升级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构建行业稳态分析模型,以电力视角精准透视经济发展趋势。三是突出政企协作优势脱贫攻坚,落实扶贫决策部署。聚焦电网建设与改造、扶贫光伏接网和定点帮扶三大重点领域,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奋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主动作为。四是建立政企联创联建组织体系,采用“三级”推进管理模式。建立“三级”推进管理模式,省级党支部负责目标管理、专业指导,市级党支部负责过程执行、目标达成,县级党支部负责任务落实、具体实践。五是创新政企协作管理分析机制,实施“空间型”支撑保障。把政府工作和企业发展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建立企业发展由党支部统一引领、党建部门统筹协调、所属支部共同参与、相关专业协同推进的“空间型”工作体系。六是建设政企联创党员对标体系,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创新联创支部党员对标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培育机制,激励政企全体党员共同进步。党员对标体系以标杆为目标,量化标准、细化层级,组织全体基层党员向先进看齐、与先进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