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实施《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
6月12日,国家能源局批准《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等310项能源行业标准。将于11月26日实施。
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能源外送经济性分析
深远海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陆上土地等优势,对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通过“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模式,能够提高海域综合利用率,提升整体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建设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涉及漂浮式海上风电等能源开发技术、电制氢(氨)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和管道输氢等能源外送技术。介绍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总体构成,比较分析适用于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能源岛大规模能源外送的输电技术,分别测算了汇集1000 MW漂浮式海上风电的能源岛通过柔性直流送电的成本、电制氢后通过管道输氢的成本,并将输电成本与输氢成本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以深远海风电为核心的海上能源岛适宜选择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或者管道输氢作为能源外送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在2023年、2030年和2050年,输送距离为100~200 km时柔性直流输电方案的经济性均要优于输氢方案;输电方案与输氢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成本和登陆地区的消纳能力;预计在2050年,离岸100~200 km不同比例的电氢混合外送综合成本在0.18~0.27元/(kW·h)之间,与西部北部风光新能源基地、西南水风光基地外送东部的成本相比具有竞争力。
汽轮机发电机组宽频带阻抗建模及次/超同步振荡分析
基于阻抗的建模与分析方法是目前分析和解决新能源并网宽频带振荡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是中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在新能源基地的发电装备中,风光发电装备的阻抗模型已经较为完善,但是现有汽轮发电机组的宽频带阻抗模型均存在一定的简化,不能完整地反映汽轮发电机组的宽频带阻抗特性。基于频域小信号建模方法,建立了计及原动机、调速器、励磁系统、轴系和同步机的汽轮发电机宽频阻抗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汽轮发电机的仿真模型,通过扫频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不同环节对阻抗的影响,最后以汽轮发电机组经串联补偿装置并网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在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分析上的有效性。
风光水火储 互补受热捧
近日,新疆首个集风能、光伏、火电、储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清洁能源基地——中国华电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基地项目正式开建。通过“风光火储”多种能源联合优化运行,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将新增25亿千瓦时“绿电”,节约标准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0万吨。
新能源机组暂态性能优化技术在西北电网规模化应用
截至1月30日,陕西陕北、青海海南新能源基地超七成新能源机组完成暂态性能优化改造,涉及机组容量1386万千瓦,累计提高两地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200万千瓦,增发新能源电量超6亿千瓦时。至此,西北电网实现新能源机组暂态性能优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可有力支撑西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河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达400万千瓦以上!
近日,《河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印发,明确十项重点任务。《方案》中提到,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全省范围优化配置。构建河北南网“四横两纵”、冀北东部“三横四纵”环网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送出通道建设,推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构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的网架结构。
青海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项目谋划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2月17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项目谋划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到,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以海西、海南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谋划一批光伏、风电、光热、水电、“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清洁能源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小江:加强适应“沙戈荒”基地的风光储综合开发技术研究
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海拔相对较高,土地相对平坦,风光资源条件优越,但环境恶劣,浮尘、雷暴、沙尘暴天气较多,季节性温差变化大,为新型能源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经济开发带来了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