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综述与展望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同时,智能化控制设备与非线性负载等不断增加,导致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提升整个电网的供电品质、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和优质高效发展,对电能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估至关重要。 方法 从电能质量评估指标、赋权方法以及评估模型3个方面出发,对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比较,概述了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的各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的不足及尚需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此领域可能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结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各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且在该领域内仍有一系列被忽视的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电压波动和闪变
基于“知识图谱”的电网设备全过程质量评估创新与实践
党和国家对质量高度重视,“质量强国”已写入质量发展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国网公司深入推进电网设备质量管理,提出“优化采购评审规则,严格专业检测,加强设备厂商业绩评价,进一步选好选优设备”和“选质量最好的设备、选管理最强的乙方”的统一部署。2015年以来,湖北公司在国网设备部指导下,健全设备质量监督管控体系,创新开展供应商设备质量评价工作,强化运维专业缺陷、故障等多维信息向物资采购部门的反馈,提高采购设备质量,推进“质量强网”。首次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利用图数据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外部互联网信息全面融合,形成电力装备质量管理全景知识,精准发现数据间内在的本质关联关系,真正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一是首次提出一套全过程设备质量评估技术体系,制定并发布了变压器类、高压开关类、输电线路类、高压电缆及附件类、无功补偿类设备质量评级技术导则等五项国网公司企业标准。二是建立一套设备质量评估管理体系,下发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检环节电网设备供应商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设备质量评级管理规范》《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设备抽检监造技术监督指导意见》等,为规范开展设备质量评级工作,推动评级结果的落地应用奠定基础。三是构建评估信息系统,推进成果在国网公司系统全面应用。开发电网设备质量评估模块和一体化评价计算软件,实现评价工作全流程线上流转,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和结果可视化水平。组织国网系统内27家单位,自2017年至2019年开展五轮供应商设备绩效评价和应用,评价结果应用于国网公司物资招标采购。四是不断优化电力设备质量评估机制,创新探索省公司和国网公司两级评价算法。充分落实“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应用最新一轮评价数据开展两级评价算法研究与试算。五是创新应用知识图谱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挖掘数据价值。开展电网关键主设备质量提升分析研究,应用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深度探索设备缺陷及质量问题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多维度分析设备故障或缺陷原因及规律,为促进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和运维检修策略优化提供具体建议。 电网设备全过程质量评估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从生产厂家设计制造环节开始,有效提升设备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为电网设备的招标采购提供决策依据,严格把控入网设备质量第一关口,对维护电网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电力系统中主控型安全稳定服务质量的在线评估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安全稳定运行对主控型系统安全稳定服务有更大程度的依赖。服务响应的事前-事后全过程评估是实现主控型系统安全稳定服务质量有效管控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针对主控型系统安全服务质量评估的共性问题,分析了主控型系统安全稳定服务的特征、质量评估的内涵及要素,包括服务响应前的服务装备质量评估和服务资源质量评估,以及服务响应后的服务响应质量评估;阐述了系统安全稳定服务质量评估中的评估依据(服务质量特性预期)、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基础数据要求;初步提出了包括收集厂站基础数据、确定质量要素特性评估准则、质量要素特性指标评估、稳定服务质量指标评估和稳定服务质量评级等环节的在线评估框架。对众多类型的系统安全稳定服务实现关键环节完整和功能信息齐全的质量评估,具有普适性的参考价值。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三相电压不平衡
电力营销在线稽查技术和智能监控分析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实现电力营销稽香“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公司在2012年印发《关于印发公司营销四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市场【2012】10号),要求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重点建设和完善在线稽查、营销工作质量评估等工作,实现工作闭环管理。并指出要完善营销监控平台的管理功能,建立和维护各类营销业务数据的筛查规则,对营销业务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稽查,发挥稽查监控系统占有营销及相关数据及时、全面的优势,对业务情况跟踪监督。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稽查结果评估体系,开展指标量化考核,开展工作质量评估:增强对营销差错样本处理的闭环管理,加大对差错样本督促整改及复查力度,推动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
融合电力业务的通信网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为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针对电力系统开展的多时间尺度的仿真,都依托于电力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可靠支撑。然而,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电力通信网络呈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电力业务朝着多元化、高带宽需求的方向发展,形成了高复杂度特殊电力专网承载多种类特殊电力业务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开展融合电力业务的通信网仿真工作,亟需解决复杂通信网络建模、运行质量评估和风险预警、融合电力业务的综合仿真平台研发等技术难题。本项目在多项国网公司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形成以下创新成果。项目成果已在国网信通公司进行了部署试点,并在在新疆、四川、河南、冀北等地区推广应用,辅助完成了通信架构验证、业务通信路由方式推荐和故障仿真等工作,为电力通信网络规划、优化、扩建和运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近三年,项目相关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3.58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成果的深化应用为保障大电网稳定运行和提升公司运维管理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新书推荐」《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与监测》重磅发售!
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供电电压偏差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型储能应在接入电力系统规划可研阶段开展电能质量评估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新(改、扩)建的新能源场站、1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分布式电源和新型储能应当在接入电力系统规划可研阶段开展电能质量评估,配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采取必要的电能质量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