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态势必发生诸多改变,从单向到双向,从集中到分布,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等等,这些新的改变也汇聚成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远程遥控跌落熔断器的智能化配电台区
目前松山供电公司共有76条配电线路,1876个配电台区,其中机电井台区226处,所有配电台区停送电需进行现场操作,由于农村用电的特性导致部分台区经常处于空载运行状态,特别是机电井台区经常处于空载运行状态,导致线损、变损增加;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的短缺,频繁的停送电作业降低了人员工作效率,导致停送电时间不及时,不仅增加了人员工作量而且导致空载运行时间增加。同时,由此产生的变压器空载运行损耗由供电企业承担,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目前,随着配电网的不断升级改造,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管控,对公司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配电台区数量的增长,现有的运维管理方式与目前的配电网建设不相适应。 为更好地对10千伏配电台区进行控制和管理,决定研制基于配电台区的智能化远程遥控跌落熔断器,具体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能够远程遥控分合跌落熔断器,代替人工拉合熔断器,较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通过实时监控采集配电变压器运行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空载运行或故障等异常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及时将其退出运行,降低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减少电能损耗,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故障扩大为事故,提高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配电台区边端多模通信与营配融合应用
该项目以实现配电台区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广泛互联和全面感知为目标,融合电力线载波和无线两种传输介质,支持多种通信模式,构建动态混合路由的配电台区边端多模通信网络,解决网络覆盖能力不足、重要事件上报不及时、生产营销数据不共享等问题,满足配电业务精益化管理需求,支撑配电网智能化建设。 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无需额外配置中继节点,多模通信网络实现了一张网地域全覆盖、设备全接入、应用全支持,达到了网络运行稳定、可靠、快速的预期效果。应用载波感知避让技术实现与台区用电信息采集网络的并存并行,通过数据伴听装置,在营销 HPLC 网络无感的情况下,实现用户用电信息数据的融合共享。
配电网运检技术
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事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工作量增多、电力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电网企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必须发现、储备、培养和留住重要的技术人才。为适应电网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和管理变革,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递进式培养体系”的人才培养新路子,围绕培训、自学、师带徒、实践四个方面,组织编写《配电网运检技术》一书,鼓励员工利用碎片时间以研学、实训形式开展技术攻坚,鼓励青年骨干进行实践锻炼,为配电网运检技术创新、电网企业社会价值提升提供重要力量。 本书在广泛实地调研以及收集整理配电网运检现场处置案例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配电网运维检修的核心内容,包括配电网基础知识,架空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线路、配电台区及设备的运维检修,配电网运检安全质量管理等内容,并结合典型案例与实践经验为配电网运检作业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切实解决配电网运检专业需求,提高配电网运检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配电网系统安全系数。 联 系 人: 张一飞 张 琴 手 机: 18334793050 18771044475
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
一、技术(产品)总体描述; 有载自动调容调压配电变压器主要用于额定电压10kV,容量630kVA及以下的配电台区,实现自动调容、自动调压、配电监测及无线“四遥”功能。 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二、主要功能及优势分析; 自动调压:解决了配电网用户普遍存在的电压合格率低问题。 自动调容:解决了配电台区“大马拉小车”空载损耗大的问题。 无线“四遥”:WIFI、GSM、GPRS多种通讯方式,实现了配电网台区的自动化控制。 三、技术性能指标; 运行损耗等效配电变压器一级能效指标,入选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入选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 四、应用领域 广泛适用于平均负载率偏低或电压波动较大的10kV配电台区,可有效提高电压合格率,降低运行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用电管理水平,是配电台区最理想的选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