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条 雄安新区
PPT

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关键技术解析

发布日期:2019-07-01

对应运而生的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做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表示,目前国网标准化定制设备的采购应用,以及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和雄安新区配电网建设的大力推进,都为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后续的挂网运行,要持续跟踪和评估产品的运行状态和技术性能,引导和推动这一新技术产品正确、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应用。

1468次浏览
行业要闻

雄安新区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成

发布日期:2023-06-15

​6月8日,雄安新区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顺利完成调度数据网第二个平面的接入切改,实现了数据采集控制网络通道的双网冗余高可用,系统运行可靠性提升至99.9999%。该系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地市级主配一体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

547次浏览
PPT

基于SDN+GPON的主配一体化数据通信网的建设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7-18

详细阐述了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如何利用SDN+GPON技术,创新构建高效、智能化的主配一体化数据通信网,实现了业务快速接入和运维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537次浏览
成果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管理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5-3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河北南部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营业区域覆盖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六市及雄安新区。供电面积8.4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100余万,供电客户2400余万。每天采集用电数据量约300GB,年累计达到15TB。 公司基于数据中台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将28套系统汇聚到数据中台,共涉及数据表2万余张,数据量约35T。数据中台共享层有7581张模型表的落模。基于数据中台开展分析场景的服务化建设,实现分析应用的快速构建和灵活调用,全面支撑数字化审计、财务多维精益、物资智慧供应链等55项场景建设,完成1127项数据服务发布。同步构建数据质量规则库、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数据共享运营机制。编制《国网河北电力云和数据中台运行保障管理办法》、《国网河北电力数据需求管理流程》、《国网河北电力数据接入规范》等数据运营文档共计13项,强化数据管理基础。 数据中台已初步具备完整的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资产管理等全链路功能,为公司各类分析决策类应用提供数据资源、分析计算能力及统一的运行环境,向各专业、各基层单位提供敏捷开放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服务。

关键词:
493次浏览
行业要闻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雄安新区能源互联网 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验收

发布日期:2023-06-02

5月30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级重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雄安新区能源互联网标准化试点验收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试点成果获得验收专家组肯定,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456次浏览
论文

雄安新区的数字孪生变电站应用及探索

发布日期:2024-02-20

传统行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应该寻求更契合时代的数字解法。对于安全和成本的关键性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具备打破时空界限的潜力,但研究依然不够深入。为探索数字孪生在变电站运检中的实用化应用,以雄安数字孪生变电站为案例,结合变电检修运维实际总结痛点问题,并提出成熟的数字孪生应该具备快速扫描建模,物理引擎底座、虚实双向交互的实用化能力。相关技术研究应紧扣标准化和实用化目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迁移、延伸等适用化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变电站运检中潜力巨大,相关理论在各个领域已经存在应用,但实用性示范工程的落地化应用,仍需进一步的体系化研究和标准化研究。

438次浏览
PPT

雄安新区高可靠城市配电通信网建设实践

发布日期:2025-05-13

介绍了雄安新区配电网通信创新模式,分享了SDN技术在主配网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解析了高可靠光纤专网的建设路径。他表示,雄安新区的探索为高可靠配网通信提供了“未来城市”样本,其主配网融合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357次浏览
案例

基于北斗+5G的城市电网无人机智能自主巡检创新应用

发布日期:2022-07-04

以北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是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线路巡检中,随着北斗、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无人机巡检正在由人工作业向自主作业转变,未来必将实现“机巡”替代“人巡”、“无人”替代“有人”。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探索构建端-边-云-网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架构,分为人机协同及全自主两种模式,增强了边缘端能力,将风险最高的无人机端能力下放至边缘端,减轻无人机本体的负载压力。无人机自主巡检移动应用实现任务执行;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自动机场和AI控制终端提供边缘端保障能力;自主巡检管控平台实现远程管控;精准位置服务网和5G通讯网络提供定位和通讯的网络保障。

320次浏览
成果

基于BIM的大型水电站EPC全过程数字化建设管理创新应用

发布日期:2021-09-15

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具有技术难度大、牵涉面广、不确定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因此,需要一种创新性的、基于多要素、全信息的快速智慧决策系统,真正实现 EPC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智”。项目组依托杨房沟水电站工程,针对 EPC 模式下大型水电项目的管理特点,将传统的水电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采用先进的 BIM、大数据、移动端、物联网等技术,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深入至“单元工程级”,涵盖了工程设计、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各个模块,实现了杨房沟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智慧化管控。 本项目成果属于工程管理领域,主要管理创新成果包括:①首次系统地创建了一套基于 BIM的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的智慧管理体系,通过三维正向设计、智能建造、数字化移交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以设计施工一体化为核心的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建设管理创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②基于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实现了水电工程全专业三维正向设计,并且实现了 BIM 模型的精细化、属性化和轻量化以及基于 BIM 模型的工程建设管理。③研发了可模块化配置的设计施工 BIM 管理系统,实现了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的设计施工一体化管控。④首次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从“物理实体电厂”到“数字孪生电厂”的数据信息损失问题的整体移交方案,打通了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杨房沟水电站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已有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水电建设监理协会、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电、国网新源等 30 多家单位到杨房沟水电站开展调研学习,各单位及专家一致认为本成果已达到国内外水电项目建设管理一流水平,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本项目的相关技术在两河口水电站、大古水电站、杭州地铁、雄安新区等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后续将在雅砻江流域卡拉、孟底沟等水电站中推广应用。项目组共计获得软件著作权 9 项,论文 8 篇,“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对传统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进行了创新,真正实现了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基于移动设备的人机交互管理、扁平化管理、数据感知和共享管理,为大型水电工程 EPC 项目管理升级、优化生产组织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为国内同类工程建设创新管理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
310次浏览
前沿技术

河北电科院搭建“双花瓣”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

发布日期:2022-01-25

1月19日,河北电科院顺利完成10千伏“双花瓣”配电网真型试验平台搭建,并开展基于真型平台的雄安新区配网保护装置及自愈终端功能测试。

290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4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5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6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7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8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