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智能传感技术挑战及应用展望
随着智能电网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提升能源利用率并推动着能源利用模式变革。智能传感器作为重要的支撑技术,将渗透到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引领电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文章介绍了电力智能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技术研究进展、应用需求和产业布局,并阐述了潜在的前沿问题,讨论了在材料器件、信息处理以及集成应用等方面的影响与挑战。基于产业链发展前景,对电力智能传感在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面向盾构施工的在线监测管理平台
地下空间是国家国土空间的重要资源,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向。盾构工程建设作为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中一个核心环节,面临着分散难监管、安全隐患难排查、施工效率难保障、掘进风险难把控、设备故障难定位、盾构施工数据难存储等诸多难题。随着盾构装备向复杂化、巨型化发展,以及施工规模的扩大,如何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是所有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以远程数据采集为手段,依托大数据处理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成功开发研制了盾构在线监测云平台,为地下空间建设项目提供了施工现场集成化管理和智能分析预警服务。
关于召开2020年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为加快推进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依托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影响力,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委员会筹备组(挂靠单位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定于2020年12月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以“新基建 新动能——能源互联、赋能发展”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学术报告会。
基于“互联网+风险管控”的生产作业安全 管控系统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点多、面广、散布、规范性强的特性,受客观发展环境和主观发展要求多种影响,电力作业的安全制约要素呈现多样化、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趋势。随着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的架空线入地重大工程深入推进,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上海公司”)面临的电力生产作业任务更加艰巨,作业技术更加复杂,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各类新技术、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安全风险防控手段需要同步创新。 但当前电力生产作业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一是传统生产作业跟踪、监督及反馈渠道缺乏有效手段,致使项目未按计划严谨执行;二是分包项目安全管控难度较大,安全管控措施落地实施有待加强,安全生产中仍存在较大隐患;三是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导致现场作业安全监督机制难以有效落实到位。 为此,国网上海公司借助互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了大、云、物、移等前沿技术、装备,开发完成了基于“互联网+风险管控”的生产作业安全管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通过强化作业计划刚性执行、强化安全规范管控、强化现场作业安全监督,创新性的形成基于“互联网+风险管控”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