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8条 人工智能技术
PPT

人工智能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7-0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时代楷模”“改革先锋”张黎明带队研发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实现第四次技术迭代。该机器人在精准识别、自主规划、智能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具有轻量化、小型化、模块化特点,它能够代替人完成高空高危带电作业,大幅降低作业人员安全风险。 2019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津成立了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实现了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产业化。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宁、新疆等21个省份推广,累计开展现场作业4.2万余次。

1210次浏览
PPT

调度运行领域电力人工智能应用

发布日期:2024-09-14

AI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为适应新技术、新形势下的要求,需通过思维理念变迁和技术架构变革,重构原有的人员、技术、管理体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电力行业,将AI应用由目前的逼近人,逐步进化到模拟人甚至是超越人,解决越来越困难的任务,提升生产效率。

关键词:
1092次浏览
PPT

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发布日期:2024-08-19

阐述了南方电网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南方电网通过构建国产化人工智能平台、自研AI飞轮机制、算力与算法管理,以及大模型“大瓦特”的研发,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同时,通过产业链赋能、行业生态构建,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展望未来,南方电网将继续深入推进电算协同,构建能源AI生态服务商,为国家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战略做好支撑。

951次浏览
PPT

能源行业电力机器人多领域应用前景与技术发展探讨

发布日期:2020-09-01

机器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能源行业机器人在生产中担任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需要努力攻克电力机器人新型机构设计、环境立体感知、精准作业控制、边缘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机器人质量可靠性、使用便捷性、维护简便性。电力行业机器人主要围绕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检修机器人、电缆隧道检测机器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5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等类别研发及应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安全生产紧密融合, 更好地发挥机器人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909次浏览
PPT

时间同步线路传感器在配电物联⽹中的应⽤探讨

发布日期:2019-07-02

报告中提出基于卫星和无线时间同步的线路传感器可采集配网线路在特定时间断面的电流、电压/电场波形,并支持零序合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故障分析、预测式维护、负荷电流分布、电流谐波分析等配电物联网高级应用。

857次浏览
报告

10.0《ICDT融合的6G网络4.0》

发布日期:2024-04-23

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相互融合。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向6G演进,ICT进一步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呈现出ICD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BigDataTechnology)融合的特征。ICDT融合的6G系统将成为一个端到端的信息处理与服务系统,是通信网络、感知网络和算力网络融合的移动信息网络。大量新技术已成为6G设计的候选技术,并在理论、仿真和原型等不同层面得到了验证。本白皮书通过ICDT融合新趋势、ICDT融合的无线空口技术和ICDT融合的网络这三个方面,对6G潜在技术与方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从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关键技术与挑战,三方面对各个潜在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其中,ICDT融合新趋势涵盖了通算融合技术、语义通信技术和AI大模型技术。通算融合技术基于通信与计算的资源融合共生、功能融合共生、服务融合共生等核心技术能力,实现了无线接入网算力化演进和通算智一体服务升级,推动了资源和要素的高效聚集、流动和共享。语义通信技术关注传输符合的含义和重要性,有望突破通信系统性能受香农理论限制的问题。AI大模型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科学方向之一,在通信网络中持续提升智能自治网络能力。ICDT融合的无线空口技术包含了通感一体、空口AI、多址接入、编码调制、超大规模天线(MIMO)和近场技术。这些方向也是对5G增强的关键方向。新型空口技术对于构建强连接、强算力、强智能、强安全的6G网络至关重要。当前,这些技术已经完成了技术方案与原型方案设计,并正在进行测试工作。在ICDT融合的网络架构方面,服务化网络、内生AI、数字孪生网络、多维度组网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成为研究重点。新型网络架构有助于推动ICDT深度融合的6G网络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迈进。ICDT融合的6G技术研究正逐步从单点技术研究走向体系化构建和业界共识。本文倡议加强信息通信领域的跨界融合技术研究与协同,以需求为牵引,加快基础理论、瓶颈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同时,注重跨界融合技术创新向应用与服务的转化,培育应用层的产业生态,孵化新业务、新应用。最后,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携手,共同夯实6G基础,推动其全球化发展。

关键词:
782次浏览
PPT

南方电网电力通信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4-30

数字化转型和发展AI成为国家战略,并赋能千行百业产业焕新升级。本报告围绕电力通信网自身的运行管理及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对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数字电网建设等需要,首先介绍了电力通信网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探索,围绕数据、业务、人工智能技术三轮驱动的通信哑设备资产数字化、现场作业远程化、远程作业智能化、通信网络自智运维管控化方面的实践案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分享,最后对下一步AI赋能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759次浏览
PPT

人工智能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研究

发布日期:2019-08-27

公司简介 主要产品及功能 核心技术 发展应用趋势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泛在电力物联网
753次浏览
报告

数字新世界智能大未来-开启能源化工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报告

发布日期:2024-05-1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生活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的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当前,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深度加速融合,数据要素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刻变革,“绿色化”和“数字化”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旋律,能源化工行业迎来战略转型加速期。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数字经济对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Gartner、IDC等研究机构发布的技术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服务、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引发的数字革命正在重构现代能源体系,数字世界的大门已经敞开,智能未来的大幕即将开启。我国能源化工产业正在加快战略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步伐,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据为驱动,重构价值链条,重塑商业模式,推进生产管理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提高经营管控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752次浏览
PPT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探索及应用

发布日期:2024-08-07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国家的战略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新型电力系统在技术基础、运行机理与功能形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与开放互动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新型电力系统
729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