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推动配电网向智能化、数字化、主动化方向转型
日前湖南省发改委发布《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指出,加快构建坚强可靠智慧、源网协同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5年,特高压电网形成“2交2直”对外联络通道,主干网和配电网不断完善,长株潭配电网达到国家中心城市标准。
县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数字孪生应用
在大规模接入分布式电源的背景下,兰考电网大范围直连工商用户、工业园区、充电站桩、负荷侧储能等多种形式资源,已发展成为源-网-荷-储多元素共存的县域能源互联网,有源化、强波动性、大峰谷差特征愈发凸显。与此同时,常规电站管理模式下开展大规模电力能源高效互动并实现各方技术经济目标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兰考电网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依托,构建基于物理机理与数据驱动的设备数字孪生体,形成从数字孪生体生成到实时数据传输感知的完整闭环,实现孪生系统与实际电网的精准同步;以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有功调度需求为导向,构建可编辑的“历史—平行—未来”多时态运行场景,实现县域电网多时态、高保真、准实时的运行推演,为决策者提供清晰准确的参考运行状态,并为快速应对随机性多目标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下低压配网“光储充”多元协同互动创新技术典型示范应用
为有效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大量分布式光伏、储能及充电桩接入低压配网,华云信息科技公司提出了低压配网“光储充”多元协同互动方案,该项目遵循智慧物联体系,采用华云自主研发的物联通信单元、低压线路监测单元等端设备实现新能源数据采集,并将数据汇集至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智能物联代理等边设备,通过开发部署各类采集管理及策略管理 APP,实现与配电自动化 IV 区主站云边协同应用。 项目由智能物联代理装置与配电网多元协同互动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智能物联代理装置是多元设备互联互通采集与通讯的基础,是“云 - 管 - 边 - 端”业务协同汇聚的重要节点之一,实现就地侧业务集约化、一体化运行控制管理;配电网多元协同互动应用软件是业务监测主体与示范展示载体,是人机交互、高效、协同、互动的管理业务应用平台。
数智基座赋能配电网数据治理与服务
按照系统观念和需求导向整合形成的数智基座,将提供统一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规模化开展配电网基础数据治理,提升配电网态势透明感知、业务数字驱动、管理智能决策、资源协同互动等方面能力,满足电力优质供应、能源绿色转型、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需要。
天津城南供电公司:城市配电网感知力更强、调度更智能、互动更协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持续开展配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2023年11月至今年6月,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作要求,城南供电公司围绕夯实配电网数字化基础、优化生产作业模式、促进管理质效提升、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4个方面13项重点任务,在天津市和平、河西、津南三个行政区建成了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
跨流域多能源大数据集控智慧运营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成果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从提高水能利用率、多能源信息融合、智慧一体化运营三个维度对跨流域多能源大数据集控智慧运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广。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跨流域多能源集控中心,实现了电厂与互联网的信息融合;实现了多能源电站统一监控、调度和管理,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该成果经中国工程院张勇传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项目核心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制了国内最大规模的跨流域多能源大数据智慧集控中心,解决了多能源调度平台间协同互动的难题,引领多能源大数据信息融合领域的发展,推动我国节能减排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该成果近两年实现新增销售额约1.96亿元,新增利润约0.29亿元,节支总额1.25亿元。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编制国家标准5项(已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