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条 协同控制
前沿技术

河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线上群调群控,5分钟内实现集群响应,调控成功率96%以上

发布日期:2023-07-05

截至6月30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在18家地市供电公司投运,河南电网实现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线上群调群控。

1305次浏览
PPT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19-12-06

分布式发电、储能及电动汽车等电力电子装置大规模并入配电网,削弱了系统的惯性和阻尼,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造成较大影响。虚拟同步机技术是实现电力电子装置柔性、灵活并网的先进控制技术,可以使电力电子设备模拟同步电机的外特性,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装备的即插即用、灵活并网,最终形成配电侧源、网、荷、储的分布式、自适应协同运行机制。

关键词:
1148次浏览
论文

构网型储能系统与风力发电的协同控制研究

发布日期:2023-11-27

在风电场直流侧配备储能以实现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方案需要对风电场的硬件进行改造升级,成本较高;在风电场交流侧配备储能虽成本较低,但现有的风电场与交流侧储能独立控制的方法对风电场出力波动的平抑作用有限。在不改变风电场现行控制基础上,文章提出一种风电场及其交流侧配备的构网型储能设备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协同控制方案,可使新能源和储能联合系统呈现电压源效应并提供系统阻尼和惯量,考虑了储能容量对控制效果的限制作用,并提出了储能容量与风电场装机量的最佳配比,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通过协同控制风电场与其交流侧配备的构网型储能出力,可以与风电场直流侧配备储能的虚拟控制实现相同的频率与电压支持效果,并有效平抑风力发电的波动性。

762次浏览
成果

10kV-220kV高压设备等电位带电作业机器人

发布日期:2024-08-26

本成果聚焦面向高电压设备的机器人带电作业技术及智能装备,围绕 分层协同控制、多源视觉感知、高电压等电位防护、新型工法工艺等关键 技术研究,研制了10kV至220kV高压设备等电位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实现 变电设备过热螺栓更换、绝缘子干冰清洗,以及配网导线激光剥线与带电 搭火、部件安装等多项作业功能。

关键词:
629次浏览
行业要闻

南方电网公司:云边融合智能调度平台支撑海量新型厂站安全、高效接入和协同控制

发布日期:2024-05-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611次浏览
论文

虚拟电厂在上海的实践探索与前景分析

发布日期:2023-12-27

受源侧与荷侧特性的限制,上海电网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压力大、灵活调节手段缺乏等问题。为此,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了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探索虚拟电厂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快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首先从社会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方面出发,分析了虚拟电厂发展的必要性。然后按照“资源发掘-市场交易-运营调度-信息通信”的技术路线,介绍了上海市虚拟电厂前期探索工作以及创新应用。随后,从分布式资源扩围、多样化市场交易、云边协同控制3方面对上海市虚拟电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梳理了上海市虚拟电厂的交易情况,并总结其在运营流程与机制设计方面的经验,为其他省市虚拟电厂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536次浏览
论文

计及多点电池储能系统的电网二次调频协同控制

发布日期:2024-01-29

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能源战略变革背景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并网加剧了电力系统对于快速调频资源需求的迫切性,如何充分发挥以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BESS)为代表的新型快速资源在电网调频中的作用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首先,为满足电网各类型调频资源在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中的接入监视与分类决策需求,提出“域-群-机”三级控制模型架构;然后,从BESS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主动管理出发,提出基于改进的动态调频容量(dynamic available AGC,DAA)的多元集群协同控制策略,以及引入SOC影响因子的多点BESS功率分配策略;最后,结合实际电网的持续扰动工况及模拟跳机扰动工况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文中所提策略不但可以显著改善各单点BESS的SOC一致性,而且能够提升电网调频品质。

521次浏览
论文

复杂大电网数字孪生构建技术及其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4-06-19

特高压交直流的建设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使大电网的调控越来越复杂,而数字孪生能够为电网向数字化转型、提高电网调度运行决策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文章首先建立复杂大电网数字孪生虚拟模型,提出实现电网物理系统与数字孪生系统的实时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方法,并构建电网数字孪生软件平台。然后介绍基于数字孪生的秒级在线分析系统的架构及实施方案,将在线分析系统的响应速度由分钟级提升到秒级。最后对于数字孪生在复杂大电网调度运行的4个方面应用场景进行探讨。

512次浏览
论文

基于分布式共识协同的光伏逆变器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日期:2024-01-03

为了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导致光伏并网点出现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共识协同(distributed consensus collaboration, DCC)的光伏逆变器电压控制方法。光伏逆变器电压控制采用基于功率调节的下垂控制模式,利用下垂控制调节光伏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实现对光伏并网点电压的控制。分布式协同共识是将接入系统的光伏有功功率输出与光伏最大输出跟踪比作为状态变量,通过分布式共识协同算法实现下垂控制启动参数的调整和光伏逆变器之间的电压协同控制。通过一个含分布式光伏的真实馈线系统进行算例验证,基于德国DIgSILENT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压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光伏并网点的电压越限问题,并在电压调节过程中降低光伏有功功率出力的削减,提升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调节量。

498次浏览
成果

高密度负荷城市电网输-配-用协同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10-19

本项目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涉及电力系统、计算机和通信等专业,由科研、制造、运行等单位联合参与攻关。 依托系列科技项目,历时7年,产学研协同攻关,以提升高密度负荷城市电网低碳经济性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从低碳经济调度、在线预警与辅助决策、安全稳定所需精准负荷控制等方面开展了输-配-用协同优化控制研究,研发系统和设备均实际工程应用。主要创新点: ①提出了覆盖发-输-配-用的城市电网碳-能复合流最优潮流模型及均衡迁移学习求解方法,实现了计及多类柔性负荷参与输-配-用的多时间尺度协同调度决策。②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智能挖掘技术的细分行业负荷调节特性在线识别方法,实现了稳控系统运行状态快速分析统计和电网安全稳定在线预警分析与辅助决策,研发了计及智能负载的多维度精准负荷控制技术。③提出了基于异构多模实时通信网络的输-配-用协同控制系统架构,研发了覆盖输-配-用异速多类型通信接口的自适应保全映射技术,开发了电网输-配-用协同优化控制成套装备和系统。 授权专利20项、软著10项,实审专利6项,发表论文73篇(英文SCI 期刊35篇,中文EI 期刊24篇)。项目成果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全额消纳、经济调度效益明显,有效降低电网侧日均碳排放,降低发用电企业成本;有效提升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助力深圳供电局成为南网连续多年唯一未发生电力安全三级及以上事件省级公司,有力促进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大幅提升安全稳定控制精准度和响应速度。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高密度负荷城市电网输-配-用系统调控技术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49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4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5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6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7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8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9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10

EPTC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