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城市空间内电力设施暴雨洪涝灾害感知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广州地处珠江水系,受台风等极端天气形成的暴雨洪涝影响严重,广州供电局构建了一套大型城市电网设施防内涝预警信息平台,通过基于遥感及无人机技术构建适合于地表洪涝运动过程仿真的高精度精细化的数字高程地形模型,研发了面向城市电网设施影响评估的具有物理机制的城市暴雨洪涝预报模型,全方位支撑广州电网暴雨洪涝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
电网企业“四化”绩效管理助力央企动力变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冲刺世界一流企业势在必行。广州供电局作为世界一流城市和全球特大型城市电网,坚持“以人为本,价值驱动”导向,经过八年探索实践,持续跟踪研究国内外前沿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结合公司实际, 提炼出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共同提升的“四化”(组织目标任务化、任务工单化、工单价值化、价值绩效化)卓越模型和实现路径,打造具有广供特色的绩效管理金字招牌,为电网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世界一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化”价值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实现“双首创”和“双率先”。“四化”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价值链体系的构建与多年来全面推广应用的丰富实践,在电网企业实现两个“首创”。公司率先在全网通过“四化”系统分解下达全部工作任务、工单量化自动计算以及实现全部一线员工量化考核的兑现应用。二是破解了绩效管理两个亘古难题。建立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协同机制,打造两者命运共同体,解决了个人目标和组织愿景相分离的难题。将绩效工资全部纳入“四化”进行考核兑现,极大激发了员工内生动力,实现“派活干”到“抢单干”的转变,解决了员工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提炼了卓越的绩效管理模型。引入 OKR 理念,以量化考核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炼形成“四化”卓越模型和顶层设计卓越路径。四是打造了一个绩效管理的金字招牌。“四化”已经固化成一个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信息化的绩效管理价值链体系,实现“软管理”向“硬产品”的输出,打造了电网企业绩效管理金字招牌。五是构建了一个大数据体系。“四化”系统与电网企业五大专业系统构建了无缝对接的“全系统”大数据体系,数据资产价值的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应用,促进企业管理效能提升。
高压电缆振荡波技术介绍
一、原理介绍1、振荡电压发生回路2、电缆局放检测3、电缆局放定位4、250kV电缆振荡波装置参数。二、操作方法1、被试品参数及现场勘查2、试验前准备3、加压测试4、局放分析定位三、判断原则四、应用情况,国外应用情况:目前国外主要是德国赛巴公司以及新加坡新能源公司开展了较多的电缆振荡波技术研究及现场测试。国外开发的产品也涵盖了中低压及高压电缆振荡波装置。国内应用情况:国内主要是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几个大型城市电网开展了较多的应用,目前110kV及220kV高压电缆振荡波测试接近100条次。而中低压电缆振荡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仅广州电网就积累了约6000条次的数据。振荡波技术开发情况:试研院在国内率先开发的振荡波测试装备涵盖了10kV~220kV各个等级电缆的需求,并且通过了中国电科院性能验证试验,而且形成了体系化的能源领域的标准。已经将该技术推向了标准化,先后发布了6~35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现场测试方法、66kV~220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现场测试方法等标准。
特大型城市电网技术线损“五个全面”分析方法
2020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城市电网。通过全面建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 -流城市配电网,形成与上海现代大都市和全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电网运行管理管理新模式,全力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其中:“经济高效、 绿色低碳”对于电网线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线损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损耗,线损电量的大小、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是电网综合性评价指标。上海电网线损率每波动0.01 个百分点,将影响超过1300万度电。 因此在电网线损管理方面,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节能降损技术体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推进节能降损工作开展,努力形成闭环高效的工作机制。通过采取优化配变供电范围、缩短低压供电半径、均衡配变负荷负载等方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电网经济运行水平。深入挖掘线损理论计算和技术分析价值,指导规划计划、生产运行、降损投入和评估、节能减排、碳资产管理协同和业务统筹,实现输变配售各环节线损全过程监控,不断提升电网线损技术分析能力和水平。
现代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问题综合评估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与
项目在研究输变电设备电磁环境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EM方法的大场域输变电设备电磁环境精细化仿真分析,首次系统性地完成了特大型城市电网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设备电磁环境计算,首次制作了反映输变电设备运行条件的典型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快速查询表和电磁场分布云图。项目基于悬浮体型电场传感技术及印制电路板磁场线圈技术,研发了国内首套移动互联便携式三轴全向工频电磁场测试仪,能完成蓝牙方式的监测数据和手机APP实时交互,实现了测量仪器的高精度与便携化,经中国计量院检测认证,仪器精度达到国际先机水平。项目基于“互联网+移动APP+智能传感”研制了电磁环境在线实时发布系统,在国内首次提出将便携式快速测量与实时分析APP相结合,实现了城市电网工频电磁环境多互联网平台实时全天候对外发布。本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内模控制与阵列式次级声源和传声器结构,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噪声多通道有源控制系统、有源降噪中次级声源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对变压器周围的噪声信号进行识别和预测,提出电力变压器噪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通过本项的研究,大幅下降了产品噪声,首次在国内使非晶合金变压器噪声水平达到常规干式变压器的噪声水平,推动节能效果十分突出的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广泛使用。
基于移动互联的便携式三轴全向工频电磁场测试仪研发及应用
本项目自主开发的移动互联便携式工频电磁场测试仪,目前在深圳电网已开展了首批25套便携式工频电磁场测试仪的生产及推广工作,依托该测试仪,对公司现代变电站、布新变电站、福华变电站、沙园圃变电站、布吉中变电站等公司20多个重点输变电工程以及深圳市内数十处公共设施、居民小区等场所开展现场测试50余次,接待国资委、环境保护部、深圳市市委领导以及深港两地居民参观逾千人次,被人民网、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深圳商报等十几家媒体报道60余次,为公众提供开放信息,逐步消除公众对变电站电磁辐射的安全顾虑,公司受理有关电磁环境投诉事件从2014年的247件下降到2016年的189件,降低比例达到30.68%。目前该测试仪已经取得国家计量院计量认证,同时与国外相关仪器的比对分析报告已获得国内电磁环境相关机构的CMA认证报告,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型批证书。计划2017年申请南方电网公司成果推广计划,在南网多个大型城市推广100套,为逐步消除公众及公司职工对变电站电磁辐射的安全顾虑提供技术保障。系统性地对深圳电网所有类型输变电设施进行综合测评,绘制了深圳城市电网典型输变电设施电磁场分布云图,实现了深圳城市电网典型输变电设施电磁环境的快速查询和分级预警,为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南方电网公司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建设电磁环境基础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了深圳公众及环境管理部门对城市工频电磁环境的认知缺乏总体基础数据的现状,为特大型城市电网建设和运行中电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
南方电网首个“弹性配电网全景信息可视化平台”在广州暴雨防御应急情景中运用
5月10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弹性配电网全景信息可视化平台”首次在广州暴雨天气防御及应急处置中运用,提前获知电网设备风险定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成功减少因暴雨天气导致的用户负荷损失约5000户,减少经济损失约25万元,为探索特大型城市电网应对自然灾害防御提供了“广州方案”。
南网首个“弹性配电网全景信息可视化平台”在广州暴雨防御应急情景中运用
5月10日至15日,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弹性配电网全景信息可视化平台”首次在广州暴雨天气防御及应急处置中运用,提前获知电网设备风险定级,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成功减少因暴雨天气导致的用户负荷损失约5000户,减少经济损失约25万元,为探索特大型城市电网应对自然灾害防御提供了“广州方案”。
大型城市电网连锁故障测试平台研发及应用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对《大型城市电网连锁故障测试平台研发及应用》职工创新项目研究。目的是解决城市电网连锁故障再现难的问题;解决目前现场人员事故处理(特别是城市电网连锁故障、罕见但影响恶劣的电网事故)经验欠缺的情况,开展模拟演练,提高事故处理能力;解决目前基层供电局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购置和维护先进仿真系统困难的问题。该创新方法经过2016年进行过48起试验应用对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质性意义。大型城市电网连锁故障测试平台包括包括总控模块单元、总交换模块单元、同步控制模块单元以及至少三个模拟量开入开出于模块单元。总控模块单元连接总交换机单元,总交换模块单元连接各个模拟量开入开出于模块单元。总控模块单元对总交换模块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并从总交换模块单元接收反馈数据;总交换模块单元接收总控模块单元输出的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分发到各个所述模拟量开入开出分子模块单元,并按收各个模拟量开入开出单元的反馈数据,将反馈数据汇总传输至总控模块单元;各个模拟量开入开出分于模块单元分别接收总交换模块单元分发的控制指令以及同步控制模块单元的同步信号,同时根据同步信号将控制指令转换为对应的被测试故障点的模拟量,并接收对应的被测试故障的反馈模拟量,对反馈模拟量进行模数转换,输出转换后的反馈数据至总控模块单元处理,同时生成故障波形图,便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