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电力:数字化赋能 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6月15日,福建漳州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联合安监部、综合服务中心和新源综合服务分公司,在110千伏芗城变电站开展变电站防恐、防汛联合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变电运维人员、安保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电力作业智慧安监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及应用实践
广东电网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2020年作业数量120万项,项目承包商1900余家,现场作业人员超20万人,每天开工作业超5000项,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安全监管难度大,传统“人盯人”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要求,亟需科技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监管能力。项目针对电力作业安全监管难点,以视频监控、传感监测、大数据应用三条技术主线,开展作业全过程智能化闭环管控研究,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制、集成应用三方面实现了突破,在全省范围内规模化应用,实现了智慧化安全监管。项目成果包括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审发明专利13项,授权其他知识产权7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研制智能终端10款,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智慧安监系统,接入各类型终端超10万台/套。项目成果在广东电网20个地市局整体应用,2020年及时查处违章2.46万起、同比增加173%,全年未出现人身事故,监管效能显著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动了电力生产安全监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价值巨大。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回顾与发展”7日在长沙落幕
国家能源局安监司副司长苑舜、国网湖南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刘宏新、国家能源局电网处处长许海铭、中电联副秘书长孙永安、科技中心书记胡小正、生产技术部主任蔡义清、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滕乐天、检修二处处长吕军、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生产管理部输电处处长樊灵孟、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副秘书长崔江流、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主任刘夏清、副主任任承贤来到湖南省长沙市,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带电作业技术会议。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电力现场安监管控研究及实践
项目针对的是电力安监及基建现场作业环境的智能监督需求,通过引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成功打破了传统精度上的瓶颈,并结合生成式大模型的交互优势,实现了大小模型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安监管控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电网安全生产风险,为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推广的典型案例。
电网无人机全业务多场景应用技术探索与实践
主要介绍江苏省电力公司及泰州分公司在电网无人机输电、变电、配电及建设、信通、安监等全业务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多场景应用技术方面的探索,从应用背景、多专业拓展应用,多场景拓展应用,应用技术的探索,工作实践和成效以及下阶段发展方向等维度,对电网无人机应用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展望。
输电线路“运“”检“”监“”查”机器人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输电线路智能化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于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先发优势,深化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建设成果,打造面向天基、水下等巡检力量投放薄弱区的机器人生态系统,延伸全方位智能感知触角、打造立体式信息采集链条,弥补和解决线路运检盲点、痛点,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输电专业实现输电专业在运维、检修、安监、检查等各生产环节向“机器代人”模式的转变,建设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输电专业智能装备示范工程,实现运检方式的变革和智能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三个转变”在输电专业的落地生根,助力数字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