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条 工业领域
PPT

BASF 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能力介绍

发布日期:2019-04-18

我们的化学应用于几乎所有行业,结合业务成就、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2018年销售额:627亿欧元,2018年息税前收益64亿欧元,员工人数(截止2018年12月31日):122,404人,6天Verbund(一体化)生产基地和其他355个生产基地,在全世界不同的应用领域,拥有超过90.000客户。

关键词:
730次浏览
报告

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 工业篇(2024年)

发布日期:2024-02-18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及早实现碳中和、保护地球家园已达成全球共识。数字技术对碳中和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公开征集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的案例,经过公开征集、初期筛选等环节,最终在多项案例中遴选出15个典型案例,形成《数字碳中和优秀企业实践案例集工业篇(2024年)》案例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工业脱碳提供有力借鉴和参考。案例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及其他行业,遴选“减排效益好、示范效应强”的典型应用,从案例简介、技术应用、赋能效果等方面介绍应用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助推数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助力我国新型工业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642次浏览
报告

基于云网融合的工业数据采集和云化控制白皮书

发布日期:2023-11-27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电信全面响应党中央战略,面向新型工业化依托云网融合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工业界紧密协作,打造新型工业化高性能连接与计算底座,为做强做优做大新型工业化提供核心助力。在智能网络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全云化5G工业定制网,首创工业PON确定性技术体系、IP网络3.0体系架构等,打造满足工业场景要求的高性能确定性网络,形成了全要素的泛在连接能力,满足工厂内外工业场景数据传输对网络的需要;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电信以工业应用为牵引,打通工业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及应用的闭环,推出了具备海量协议适配、超高处理性能的标准化、通用化数采网关,研发了首个基于5G云边协同的云化PLC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工控软硬件、异构设备、端边云等多维数据采集的统一控制,助力企业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升级。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产业链各方,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新型工业网络架构的数采和云控应用,在煤矿、钢铁、化工、家电、装备等行业效果显著。本白皮书基于中国电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中国电信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出翼云采、翼云控产品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可为产业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开展提供参考。展望未来,中国电信愿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们聚力共赢,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领域持续技术创新、应用深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建新型工业化美好明天!

关键词:
582次浏览
报告

面向工业智能化时代的新一代工业控制体系架构

发布日期:2023-10-18

作为工业4.0的核心,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变革却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在企业内,生产运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1、如何进一步将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建设成本;2、如何应对老龄化,确保老一代工人所掌握的控制、运营和维护方面的知识得以传承,以及如何适应新一代工人知识结构体系变化;3、如何快速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柔性化生产制造;4、如何摆脱传统控制器厂家的制约,保障生产者的Know-how知识产权得以保护。另一方面,针对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改造,1、如何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不同厂家专有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2、如何将智能融入到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中,实现生产效率质的提升。这些问题仍处于探索当中。工业生产企业的管理者们希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传统工业控制架构也需要与时俱进,拥抱AI、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技术,面向工业智能时代建立新的工业控制体系架构,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效应,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实现企业的业务增长和发展。

498次浏览
论文

AI+工业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探析

发布日期:2023-12-12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AI和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深入融合,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基于AI+工业互联网模式在智慧能源综合管理、设备预防性维护、智能计划排产及仓储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效应分析,论证了其对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并着重研究了新兴生成式AI产品对助力AI+工业互联网模式发展升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现阶段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面临的局限性因素,以期为促进更多的AI+工业互联网模式应用场景加速落地、防范应用风险提供参考。

417次浏览
报告

数字碳中和工业篇(2024年)

发布日期:2024-02-18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不断健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工业依然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60%。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数字技术深入渗透到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助力工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 本蓝皮书聚焦数字技术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系统梳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借力数字技术推进工业脱碳的探索实践,分析数字技术助力工业碳减排的内涵机理和思路框架,建立数字技术赋能碳减排潜力评估模型,评估数字技术赋能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流程制造业碳减排的潜力和贡献度,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碳减排的潜力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十年现有的数字技术将分别助力钢铁、石化化工、建材行业减少 5%~20%、6%~16%、3%~9%的碳排放。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对工业碳减排的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从重点行业、绿色制造和企业主体等维度,研究数字技术赋能工业减碳管碳的实施路径和应用场景,并从顶层设计、要素支撑、技术布局、财税金融、企业动力、数字化碳管理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助力碳减排政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344次浏览
报告

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应用准确性测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0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依托通用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创新中心(简称“中心”),联合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经济信息社,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性能、技术架构、标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报告。结合工业企业大模型应用情况调研,本报告在原有工业知识问答准确性测评的基础上,新增数据分析、工程建模、文档生成、代码理解等四大场景,构建测试数据集,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模型进行测试,发布新一轮的准确性测评报告,供业界进行参考。本报告测评结果虽经中心专家委论证,但因大模型迭代速度快,技术复杂,囿于工作团队专业知识和能力,报告难免存在分析结论不足等问题,且测评结果仅适用于测试期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332次浏览
报告

工业数字化/智能化2030

发布日期:2023-08-30

放眼世界,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家均出台国家顶层战略,加快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强化工业核心竞争力,构筑新竞争优势。美国多年来持续并强化布局先进制造业,在2011年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2012年提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4年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2018年提出《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为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在2020年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2021年提出《无尽前沿法案》并将IIC更名工业物联网联盟、2022年发布《2022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试图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引领工业数字化发展,持续扩大工业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在2010年提出《高技术战略2020》、2014年发布《高技术战略2025》、2016年发布《数字战略2025》,为持续扩展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领域,在2019年发布《工业战略2030》和《人工智能战略》修订版、2021年发布《德国新数字化战略》。

关键词:
214次浏览
报告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发布日期:2024-02-26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时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工业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推进“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重点标准的研制方向,注重与现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希望通过加快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

成果

卧式离心泵轴承内窥仪的研制

发布日期:2019-06-04

当今世界,卧式离心泵在很多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在换流站内换流阀冷却系统的主循环泵、喷淋泵大多采用此美水泵,这些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所以,对主泵、喷淋泵的运行工况有一个清楚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轴承作为水泵的关键部件,因长期处于高速旋转的运行状态,其故障磨损率非常高,故《超高压输电公司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检修工作标准(2016版)》要求每年均须对阀冷系统主泵、喷淋泵轴承进行检查,但由于缺乏简单高效的检查手段,所以只能利用停电检修机会对水泵进行解体检查,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据统计常规解体检查方法单台水泵因重量较大需要4-5人工作3-4小时才可完成而且每次解体都要将昂贵的机械密封报废(《超高压输电公司直流阀冷系统易损元件定期更换工作标准(2016版)》规定机械密封每次拆卸均需更换),所以传统的作业方式不但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损失,还会造成材料成本无畏的浪费。 本职工创新项目研发的卧式高心泵轴承内疯仪,利用微型高清摄像头配台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在不解体水泵的条件下通过水泵上方狭小的注油孔直接采集轴承图像,准确判断轴承是否存在磨损、发热等常规缺陷,实现了简单、高效、直观的轴承检查,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也避免了材料费的无谓损失。

203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2023年EPTC大事记

6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7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8

王志伟:全面推进合规管理 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9

4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西安发布2023年北跨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10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