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带电作业人员培训与考核必备教材
基于灵巧操作杆及模块化硬质遮蔽用具的配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项日通过研究配网带电作业能效提升技术,针对现有绝缘手套作业法的不足的基础上,利用灵巧的间接带电操作工具和硬质化的遮蔽用具,充分利用绝缘斗臂车进入作业位置方便的优势,作业人员不用进入线路间隙和穿戴厚重的防护服装,有效降低作业人员触电风险和热应激反应、标准化的遮蔽用具、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热应激反应、提高作业效率,促进配网带电作业的应用范围和确保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配网带电作业能效提升技术通过作业方法和工器具的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绝缘斗臂车,使作业人员远离间隙紧读的配电线路和设备,硬质化的遮蔽用具简化和标准化了遮蔽工艺,确保了遮蔽效果,从根本上降低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触电的安全风险,提供了劳动效率。
带电作业智能现场监控及安全预警系统
输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也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物质基础。带电作业是提升输电网运维检修质效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动线路检修向智能辅助的带电作业检修模式转变,可为建设世界一流输电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输电带电作业环境为上百米以上的高空,直接接触高达百万伏的电压,是一项高空、高危、高强度的工作。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国网公司“十三五”运检规划》明确要求“通过远程管控技术、智能区域检测等技术实现远程多方位作业现场监视及智能告警,实现检修装备智能化、检修现场可视化。” 目前,带电作业安全管控基于电力安规,以人防为主,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地面指挥人员无法实时获取作业人员体征状态,不能实现对作业人员实现全过程监控,极易发生人身事故:第二,虽然带电作业设置了高空监护人,但监护人仅凭视觉判断难以精准把控安全距离,无法科学客观掌握安全距离,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第三,带电作业现场处于流动状态,管理人员无法实时监测作业现场情况,不能实现智能告警和现场可视化,因此,目前带电作业人员仅依靠自身安全意识保障安全,安全风险较大,亟需研发一套集 人体体征、姿态监控为一体的智能安全预警系统。
带电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规范
关于召开电力行业输配电带电检修工培训与评价工作规范化发展研讨会暨带电作业人才教培与评价工作组项目推进会的通知
为有序提升我国带电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加速推进电力行业输配电带电检修工工种(以下简称为“带电检修工”)推广工作,带电作业专家工作委员会人才教培与评价工作组将于4月20-21日在昆明召开“电力行业输配电带电检修工培训与评价工作规范化发展研讨会暨带电作业人才教培与评价工作组项目推进会”,会议将根据“输配电带电检修工”职业水平评价相关要求有序推动证书应用、业务管理、能力建设、培评行为规范化等工作
高海拔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及应用
带电作业是消除线路紧急缺陷、提高输电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带电作业都在低海拔地区开展,但青海西藏等西部高海拔地区超高压带电作业技术仍属空白。一方面,海拔增加,大气绝缘强度降低,带电作业要求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和屏蔽防护措施等面临新挑战,而原有的海拔校正方法仅适用于海拔2000m及以下地区,无法满足更高海拔地区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海拔跨度大,单一海拔点的研究结论无法满足要求。本项目从一线检修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完整研究了海拔2000m至5500m范围下750kV、330kV、±400kV、220kV等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技术,在高海拔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屏蔽防护、电位转移和带电作业工器具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主导制定了相关标准,获得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3篇,有效带动青海、西藏等西部地区带电作业人员的技术进步,实现青海、西藏地区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