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线上群调群控,5分钟内实现集群响应,调控成功率96%以上
截至6月30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在18家地市供电公司投运,河南电网实现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线上群调群控。
售电公司串谋定价行为随机演化博弈分析
电力零售侧市场建设初期,容易出现集中度较高的情况,对售电公司的串谋定价行为开展研究可以为规范市场运行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先将串谋定价行为视为有限的售电公司主体在“有限理性”前提下的协同行动策略问题,进而将具有选择差异的Moran过程引入售电公司串谋定价随机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中,最后结合算例分析了串谋系数、供需比等关键参数对售电公司串谋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寡占市场尤其是极高寡占市场中售电公司串谋定价的成功率会更高;在不同类型的市场中,串谋系数对串谋定价策略的影响不同,市场内外部环境随机因素对串谋定价行为的影响随市场集中度增高而愈加显著;市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电能零售价格的分析研判并加强对竞争有效性的监管以及与反垄断执法部门、征信部门等单位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
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作业方法研究及工具包研制与应用
“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作业方法研究及工具包研制”创新研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的作业方法、研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空载线路引流线的作业工具包、研究出地电位拆搭35-110kV变电站空载设备引流线拆搭方法、工具,填补了国内没有这一领域作业方法及专用工具的空白。已在线路和变电站使用百次以上,使用成功率100%,彻底解决了需要停电拆搭引流线的问题。同时该工具包中的工具可分解使用在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避雷器、悬垂线夹及电气金具螺栓的拆、装,实现了消缺及时率100%。
全国首个能源行业5G毫米波技术应用测试完成
“在各项电力业务场景测试中,5G毫米波通信平均时延低至4毫秒以内,传输速率达6G比特率以上,网络传输成功率高于99.9999%,此次测试顺利通过。”9月12日,国网福建信通公司电力信息通信与安全可控技术研究实验室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个能源行业5G毫米波技术应用实验测试,标志着该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配用电物联网高速双模通信关键技术及演进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低压配用电场景面临的分钟级采集、秒级控制、多业务并发等核心挑战,分享了“动态适配通信基座”理论,构建了覆盖分钟采集、瞬采速控、集群播送、箱表识别的四大核心技术。重点分享了当前双模深化应用成果:基于预置资源调度+信道效能优化实现分钟级采集(22台区试点成功率超99.5%);通过主从协同架构+时隙异构划分支撑分布式光伏秒级调控;创新分组集群播送机制使群调指令效率提升28%~87%;融合RSSI聚类+载波测距实现箱表关系99%精准识别。 他强调“业务需求驱动技术迭代”是通信演进的核心逻辑,根源在于源网荷储互动性增强使传统通信难以满足高并发、低时延刚性需求(如光伏控制需秒级响应)。他认为“动态适配能力”是破局关键,首次提出了多频段并发(MBC-PLC)技术,结合帧结构优化、OFDMA/TDA等技术实现物理层突破。实践验证表明,新一代双模芯片传输速率将提升数倍、时延压缩至百毫秒以下,网络规模可扩展至5000节点。他建议优先落地“多业务承载基座”,以高性能聚类计算、分布式子网等技术支撑分支识别、通信可视化等智能化场景,推动配用电通信向“全域感知、精准控制”跃迁。
基于可控串联电抗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
针对不带并联电抗器的新能源送出线,能否正确区分故障性质是确保新能源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中之重。为降低新能源送出线故障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冲击,提高重合闸成功率,减少新能源发电系统脱网的发生,提出基于可控串联电抗限流信息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故障性质识别方法。在送出线路上设计串联可控限流电抗器,在线路故障相跳闸时基于等值阻抗的预判投入可控电抗,在串联电抗限流特性下分析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时的线路电流差异,建立电流突变量比较判据,并能够确定故障电弧熄灭时刻,进而构建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基于故障性质识别的自适应重合闸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快速、可靠地识别结果,应用在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工程上能有效提高线路的重合率。
国网湖北电力上线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10月8日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于9月下旬上线后,目前已全量接入终端53.6万台、智能电表2997万只。“系统可将3000万户客户的采集数据入库时长由之前的平均4小时缩短至5分钟。采集光伏发电客户的负荷数据用时不到2分钟,采集成功率超过99.9%。”国网湖北电力营销部计量处员工彭翔介绍。
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
同杆双回线发生接地故障采用传统跳闸策略时可能会产生负序分量,传统自动重合闸方案在合闸前不判定故障性质,重合失败时将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改进跳闸与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首先,通过建立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各相之间的耦合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避免负序分量注入系统的改进跳闸策略。其次,分别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情况下的故障相并联电抗器电流特征分析,提出了基于故障相并联电抗器微分栅电流的故障性质判据。最后,结合改进跳闸策略和故障性质判据,形成了适用于带并抗的同杆双回线接地故障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跳闸与分相自适应重合闸策略能够避免负序分量注入系统,以及在不同接地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情况下都能保证输电线路重合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