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9条 数据管理
成果

低碳发展理念驱动下中国华电碳排放管理创新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0-03-20

本项目属于碳减排领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率先在央企总部成立“碳排放管理处”,逐步建立了“以专项规划为指引,以“四个体系”(数据管理体系、交易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及能力建设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低成本减排和服务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项目的创新研究成果对大型发电集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有力推动了行业进步。应国资委要求以书面形式分享“目标分解方法学”,元素碳全覆盖为生态环境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白皮书助力生态环境部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在线检测实验平台为行业标准起草提供理论保障。2016-2018 年中国华电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 亿吨,超出“十二五”碳减排总量,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及间接经济效益。

1703次浏览
PPT

泛在电力物联网数据AI化:从数据中台到AI中台

发布日期:2019-05-28

数据中台--通过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计算、存储、加工,同时统一标准。数据中台把数据统一之后,会形成标准数据,再进行存储,形成大数据资产层,进而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这些服务跟企业的业务有较强的关联性,是企业独有的且能复用的,它是企业业务和数据的沉淀,不仅能降低重复建设、减少烟囱式协作的成本,也是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所在。 基于数据统一和数据资产的积累,定义服务,提供数据资产管理目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业务应用。 所有数据被整理后会形成企业特有的数据标准,再进行深入地挖掘,经抽像统一后产出业务逻辑和算法模型,最后储存起来,生成大数据资产,为业务服务;将数据中心、数据库等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计算、加工,对数据的标准和质量进行统一; 打造数据中台,挖掘数据价值-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统一数据调用和服务接口标准,以数据分析应用需求为导向,按需推动数据接入和整合贯通,沉淀共性数据服务能力,建设数据中台,健全数据管理体系,强化统一数据模型和企业级主数据应用,面向各专业、各基层单位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开放共享服务,促进数据横向跨专业共享、纵向跨层级按需获取,实现数据应用服务化。

关键词:
958次浏览
PPT

配电网统一信息建模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9-12-06

在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配电网的信息建模、形成客观物理电网的数字化镜像至关重要。本报告从配电网标准化建模、元数据管理、模型一致性检测、模型评估与管控四个关键点展开讨论,探索配电网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建设思路,探讨模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相关技术成果既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基层数据维护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830次浏览
报告

2023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集

发布日期:2024-01-11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见证了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智慧城市理念的日益成熟。这个时代被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计算和物联网(IoT)等创新技术所定义,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处理信息和沟通的方式,更深刻地重塑了城市的面貌和运作模式。智慧城市,作为这一技术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智慧城市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增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高速的5G网络、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城市得以更高效地管理资源、应对挑战、提供服务。例如,AI和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城市能够进行更精准的交通流量管理和环境监测,而数字化平台则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这些技术不仅使城市运行更为智能,也为市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意味着对新的治理模式的探索。在这些城市中,数据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市民的桥梁。通过云平台和综合性的数据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能够更好地整合和分析各种信息,以此作为决策和管理的基础。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城市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不仅是人民对更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追求。为全面展示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践成就,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及公共治理研究所协同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促进会、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上海大数据联盟、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浙江省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浙江省城市大脑产业联盟、安徽省大数据产业协会、江西省信息协会、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等单位发起本次新型智慧城市案例征集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交流,让在智慧城市领域努力耕耘的广大建设者、研究者以及研究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城市治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各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积极响应,在不到一个月内共收到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的548个案例。秉持实效性、创新性、公平性和合规性的原则,我们先后组织两轮专家评审,从官方网站提交的申报材料中,甄选出了100个典型案例。入选案例、主要聚焦于展现智慧城市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以及这些创新如何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管理。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前沿应用,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773次浏览
书籍

变电站无人机巡检

发布日期:2024-01-10

利用无人机开展变电站巡检可有效弥补了传统巡视盲区,全面提高巡检作业质效,解决变电站高层设备巡视难题。随着无人机装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人机将在变电站中进一步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机器代人”,助推变电站巡检业务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电力行业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无人机在变电站巡检的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变电站无人机巡检》一书,旨在系统总结电网企业在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关键技术、典型应用、作业过程、数据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经验。用于普及变电站无人机作业专业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为变电站无人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基于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应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书广泛征集无人机在电力领域应用现状、关键技术,解析操作规范、维护与保养要点,探索可行性较强的实践经验。全书实用性和专业性兼备,能够完善电力行业无人机作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面培养学员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满足变电站对无人机巡检操作、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 联 系 人:汤晓丽 手 机:13910887455

742次浏览
案例

惠州市“惠云眼”无人机全方位社会感知应用场景

发布日期:2024-06-13

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搭建了“惠云眼”平台,将统一应急救援服务调度指挥、统一影像数据服务、统一数据共享调度服务、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服务等四大通用服务能力引入无人机城市感知应用场景。

734次浏览
报告

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2-12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发展,四川已经成为引领西部大数据发展的“头雁”,在大数据发展环境、产业实力、行业应用等方面均已形成领先优势。全省重点打造“一核四区”大数据产业集群、“一核”即以成都为核心、“四区”即以东(达州)、南(宜宾)、西(雅安)、北(德阳)为支撑的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广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落地,已完成16家大数据领域企业贯标。2022年,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不断攀高的同时,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也日益明显,与国内领先的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还存在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成都周边是我省大数据产业的核心区域,其他地区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数据中心布局还有待优化,数据中心计算资源利用率低、规模化绿色化程度还不够高(老旧数据中心PUE平均为1.35,个别达到1.6)。缺少有重要影响的大数据龙头企业,还未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的格局。为此,编撰2022年度四川省大数据产业白皮书是为摸清家底做大做强产业。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鼓励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数字经济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推动我省大数据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乘数效应和倍增作用,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四川力量!

643次浏览
案例

基于人工智能融合物联网多维感知的

发布日期:2022-07-13

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站所作为设备密集区域,需要运维人员定期进行巡检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变电站内设备种类繁多,需要巡检的点位众多,运维人员巡检工作量较大;配电室常处于生活社区、工业园区等内部,数量众多且位置分散,很难实现定期的逐个巡检。针对上述背景,智洋创新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融合物联网多维感知的站所智能巡检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以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站所为场景,综合物联感知、信息通信、数据融合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实现数据管理全景化、运行状态可视化、异常分析智慧化和运维巡检高效化,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现场隐患,保障电力站所安全运行,并能减轻运维工作量,提高运维效率。

关键词:
532次浏览
成果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管理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3-05-3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河北南部电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营业区域覆盖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六市及雄安新区。供电面积8.4万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100余万,供电客户2400余万。每天采集用电数据量约300GB,年累计达到15TB。 公司基于数据中台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将28套系统汇聚到数据中台,共涉及数据表2万余张,数据量约35T。数据中台共享层有7581张模型表的落模。基于数据中台开展分析场景的服务化建设,实现分析应用的快速构建和灵活调用,全面支撑数字化审计、财务多维精益、物资智慧供应链等55项场景建设,完成1127项数据服务发布。同步构建数据质量规则库、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数据共享运营机制。编制《国网河北电力云和数据中台运行保障管理办法》、《国网河北电力数据需求管理流程》、《国网河北电力数据接入规范》等数据运营文档共计13项,强化数据管理基础。 数据中台已初步具备完整的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资产管理等全链路功能,为公司各类分析决策类应用提供数据资源、分析计算能力及统一的运行环境,向各专业、各基层单位提供敏捷开放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服务。

484次浏览
报告

大数据云原生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发布日期:2024-01-12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已成为决策的基本工具,企业面临着数据管理和处理的巨大挑战。围绕Hadoop的传统大数据架构在交付运维,资源利用率,系统迭代与兼容性,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随着以Kubernetes为代表的云原生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云原生转型的浪潮,以解决传统应用面临的弹性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较低、迭代周期较长等问题。当前云原生的发展已比较成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大数据和云原生技术的融合,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演进方向,目前还处于高速发展,百家争鸣的阶段,一些企业已经在大数据云原生之路上砥砺前行,而国内大部分企业依然处于观望状态。同时可以看到,业界在大数据与云原生结合的定义和方向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同企业融合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大数据和云计算要不要融合?如何融合?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基于之前积累的经验,结合工作中的痛点,调研并产出一份尽量中立、客观、完整的大数据云原生技术发展报告,希望能为相关企业、研发团队和需要大数据的客户提供参考。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企业专家的参与,引发后面更专业,更大范围有关大数据云原生技术的讨论,最终能促进一些共识,提升大数据云原生的技术普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国家数字化转型,做一点贡献。

46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