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企业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的作用
对照泛在电力物联网云、管、边、端架构,大全紧跟国网战略,从公司战略、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工程案例、运维共享等方面阐述大全所做的工作。提出从电力物联到泛在,从制造到服务,从近期智能制造到长期制造数据共享、生态圈共建的建议,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稳步发展。
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汇编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推广光伏领域创新成果,加强创新性产品供给,培育创新性技术文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了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活动,针对2023年行业内的创新技术、创新设计方案、创新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广泛征集。截至到2023年11月底,协会秘书处收到了包含硅片、电池、组件、辅材辅料、储能、系统、智能制造等环节的近50项创新成果。经协会秘书处初审和专家论证后,特将符合申报要求及申报单位同意公开的创新成果收录并制作《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汇编》,仅供参考
基于云网融合的工业数据采集和云化控制白皮书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电信全面响应党中央战略,面向新型工业化依托云网融合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工业界紧密协作,打造新型工业化高性能连接与计算底座,为做强做优做大新型工业化提供核心助力。在智能网络方面,中国电信推出全云化5G工业定制网,首创工业PON确定性技术体系、IP网络3.0体系架构等,打造满足工业场景要求的高性能确定性网络,形成了全要素的泛在连接能力,满足工厂内外工业场景数据传输对网络的需要;在智能制造方面,中国电信以工业应用为牵引,打通工业数据采集、汇聚、治理及应用的闭环,推出了具备海量协议适配、超高处理性能的标准化、通用化数采网关,研发了首个基于5G云边协同的云化PLC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工控软硬件、异构设备、端边云等多维数据采集的统一控制,助力企业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升级。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指导下,中国电信联合产业链各方,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新型工业网络架构的数采和云控应用,在煤矿、钢铁、化工、家电、装备等行业效果显著。本白皮书基于中国电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中国电信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出翼云采、翼云控产品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可为产业界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开展提供参考。展望未来,中国电信愿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们聚力共赢,在工业网络、数据采集、云化控制领域持续技术创新、应用深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工业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建新型工业化美好明天!
先进毫米波感知技术及在电网领域的应用探讨
毫米波感知技术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工作、毫米级测量精度和变化感知能力、非接触式无隐私侵犯等典型特点,已在智能制造、智慧家居、智慧养老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报告在介绍毫米波感知基本原理和典型场景应用案例基础上,针对电网建设与运维领域的行业痛点,探讨介绍了先进毫米波感知技术的潜在应用方向,包括输电线路毫米波成像巡检、巡检无人机毫米波避障、铁塔深基坑作业人员生命体征毫米波感知、毫米波电网要地入侵监测、5G毫米波通信感知一体化、毫米波坝体/边坡形变监测、风机叶片毫米波探伤等方向,详细分析了先进毫米波感知技术在这些应用方向的能力和优势。
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制造2025引领产业升级 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蛤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新电改深化电力市场改革 售电市场放开:市场竞争加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征得先机 优化生产管理流程,降本增效,成为企业重点关注方向
工业元宇宙发展洞察报告2023
工业元宇宙通过打造与现实工业经济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构建起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实共生、企业和消费者智能高效闭环下的全息智能制造、工业智能经济体系,解决工业多应用场景中的痛点问题。但由于工业元宇宙概念较为前沿,涉及的技术种类复杂,产业类型多,目前工业元宇宙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因此,为统一工业元宇宙的认识,明确工业元宇宙概念,促进工业元宇宙的产业集聚发展,结合《2022中国工业元宇宙产业研究报告》、《元宇宙通证》、《中国元宇宙白皮书》、《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1.0》、《元宇宙特征与属性START图谱》等材料和权威专家观点,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状况,针对工业元宇宙的概念、价值、政策、应用、关键要素、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以及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尝试定义了工业元宇宙概念、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并对元宇宙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为工业元宇宙的落地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构建与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按照“接入自愿、开放共享、协同高效、价值共赢”的原则,建设了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平台将电网物资质量监督技术创新与工业互联网理念应用相结合,全面对接上游制造企业,实现供应商管理和质量监督模式的创新,节省供需双方大量人力、物力,显著提升双方协同效率。 本项目开展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体系研究与应用,提升电力设备采购质量,提升供应链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电工装备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支撑电工装备质量监督管理。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相比较,本项目重点在电工装备数据抓取识别技术、质量报警识别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传输工业数据、边缘计算实现边端质量判别等技术内容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创造。国家电网公司发挥央企引领和品牌效应,全力打造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开展平台建设,主动对接供应链上下游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用物联感知技术,实现了供需双方生产进度和质量信息共享,推动了电工装备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目前,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已入驻18家企业的65条生产线,今年底平台接入企业将增加至53家。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将国网公司与供应商双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提高了物资供应服务质效。本项目开展面向工业互联网的电工装备智慧物联体系研究与应用,提升电工装备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面向多方主体的跨界经营和增值服务,延伸产业链的上下游,为产业链多主体提供优质服务,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有利于国网响应国家号召与提升企业形象。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是落实中央质量强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平台建设可进一步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2022年度能源领域5G应用典型案例汇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 5G 应用的相关部署要求,推进《能源领域 5G 应用实施方案》及《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的相关任务,加速 5G 等新型信息技术与能源转型发展深度融合,国家能源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22 年联合开展了能源领域 5G 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旨在激发能源领域各行业的创新活力,拓展能源领域 5G 应用场景,探索可复制、易推广的 5G 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支撑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能源领域 5G 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聚焦 6 个方向,即:智能电厂+5G、智能电网+5G、智能煤炭+5G、智能油气+5G、综合能源+5G、智能制造及建造+5G,共收到 198 个能源领域 5G 应用案例,覆盖全国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 14 家能源领域、信息通信领域中央企业。经专家评审和复核,最终遴选出 33 个典型案例。总体来看,5G 技术逐步与能源各行业融合创新发展且深度不断增加,取得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为进一步总结案例经验,我们面向《能源领域 5G 应用实施方案》中的 6 个重点方向,将 33 个典型案例编撰成册,形成“2022年度能源领域 5G 应用典型案例汇编”,以供交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