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电力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区域型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在淄博投运
近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套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区域型远程智能巡检系统在淄博供电公司投入运行。
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智能校验系统
利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变压器运行状态,是对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故障最为及时有效的检测手段,弥补了离线色谱试验的不足,近年来在国网系统广泛推广应用。目前电网系统共运行约7000余台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据统计检测准确度达标率不足50%。截止2017年12月底,淄博电网共有70台变压器安装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从近年来运行效果来看,多数装置出现过误报、漏报的情况,故障率高达70%。为及时诊断发现装置异常故障,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和检测准确性,国网公司十八项反措要求,每年迎峰度夏前后需要对变压器油在线色谱现场的校准、校验,有效发挥在线监测预警功能,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传统校验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取油样带回试验室校验,但是每年校验120台次的工作量巨大,且由于取样、贮存、运输、检测油样时的溶解气体损失,造成试验室校准误差偏大,准确度低。因此本成果研制了一套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智能校验系统,可按照自由比现场配制各种组分的变压器标准油样,现场进行校准校验,系统具有5%以内的检测误差,并可大幅度降低校验成本,有效提高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
具有温度监测功能的输电线路可视化智能巡检装置
该成果主要由输电线路智能监拍主机和可带电安装的接点温度检测探头两部分组成。是一个针对输电线路通道和接点发热隐患点实时巡检的设备,利用GPS数据定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在线测温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巡视输电线路。这些数据通过采集、分析、处理等过程,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得到分析利用,方便了线路日常巡检工作。同时又利用电流感应取电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对输电线路导线、线夹、接续管等位置进行温度测量,测量的温度通过射频发送给监拍主机,主机通过自身的2G/3G/4G网络发送至系统平台。本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和大容量长寿命电池,可全天候工作,可休眠和远程唤醒,根据需要设置每天工作时间、获取实时照片、视频、导线温度等。并进行图像处理、隐患智能分析、推送告警、大数据统计分析,为使用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的电力用户提供云服务,满足及时、准确、高效地输电线路可视化巡检的需要。 本成果作为“监拍+测温”系统的一部分,已在“2017年山东省电力公司“三跨”治理专项会议”中被列为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具有在电力系统行业全面推广的前景。截止目前本成果已在淄博、荷泽、东营等地市公司推广或者试点应用,目前在线运行的装置共计706套,运行效果良好。山东省电力公司共管辖110kV及以上线路杆塔约15万基,如按照15%的比例安装,市场容量约为2.25万套;全国66kV及以上输电杆塔超过300万基,市场容量超过45万套。同时,目前在建和已运行的特高压线路超过20条,杆塔超过3万基,根据特高压线路的重要性,按照逐基100%安装计算,市场容量超过3万基。若在全国输配电、通信、石油管道输送等行业推广,产品应用前景更加巨大。
国网山东电力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
12月16日,在位于山东淄博的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绿色供应链数字化发展示范基地内部,一台台机械设备自动运作,先后完成验收、检测、仓储、配送等工作,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关于召开变电站智能巡检技术专题研讨会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变电站智能巡检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智检系统、智能算法及各类终端高效深入融合,促进电力智能巡检技术加速升级,经研究,EPTC变电专家工作委员会定于2024年4月25-26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市组织召开变电站智能巡检技术专题研讨会。
淄博电网输电线路鸟害的分类与防治
淄博电网输电线路辖区范围内,全年常见的鸟类200多种,造成输电线路鸟害故障主要与鸟类分类、季节性迁徙、鸟类捕食、筑巢繁殖、生息地域等活动因素有关;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跳闸,在输电线路各类因非自然灾害原因,线路跳闸事故中,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淄博电网输电线路鸟害类型故障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电网鸟害故障与季节、分类、迁徙、筑巢繁殖、体型等鸟类活动有关;造成淄博输电线路鸟害的鸟类,主要为留鸟类和夏候鸟,与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关系不大;季节性的研究鸟类活动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对电网鸟害进行分类与防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变压器综合监护系统
变压器综合监护系统主要包括能够快速检测和故障定位的多种监测装置及其外置传感器,户外用柜体,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以及变压器内部绝缘缺陷诊断系统软件。项目研制的变压器综合监护系统成功应用于山东淄博涯庄220kV变电站的3#主变。通过连续在线实时监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信号、振动信号、温度负荷信号和铁心接地电流信号,运行维护人员可随时掌握变压器的运行信号和评估变压器运行状态,并为科学合理的设备检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采用变压器综合监护系统,能够提高大型电力变压器面对未来智能电网更加复杂的运行工况的应对能力,减少新生隐患产生的几率,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以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绝缘状态、运行寿命做出快速有效的评估,并有效的指导运行和维护,减少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运行管理成本。
基于采购数字导航系统的燃料资源整合管理
本项目的实施是火电厂在燃料数字化管理上的创新实践,以煤炭资源、调运为主线,结合淄博公司现有信息化系统,建设燃料采购数字导航系统,对燃料管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探索降本增效新途径,全面提高燃料管理效能。 本项目创新点包括:一是建立全景煤炭资源导航电子地图,快速、高效锁定煤源。以全国电子地图为基础,提供国家发改委核准公布的 5000 多座大型煤矿的具体地理位置及生产煤种等相关信息;提供全国大约 400 多座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等位置信息;提供主要 21 条跨区域煤炭运输线路,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资源查询、成本测算,进行精准的业务谈判。二是全程调运导航精准、快捷,提高接卸效率。在资源电子地图中实时显示电煤请、批、装车数量、指标、车辆在途位置、预测行进状态及到厂时间,便于科学、超前指导厂内接卸、存储、掺配方案,实现燃料精准调运,效率显著提高。三是基于“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分析决策,实现了煤价与库存的反向运行。建立煤炭资源信息数据库,进行煤炭、电力及社会经济运行资讯、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为燃料采购的智能分析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到厂煤炭货票及数据自动采集,统计效率及准确率明显提升。完成入厂火车煤矿发总量、货票重量自动核对等工作,自动生成电子商务记录等功能,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统计效率及准确率明显提高。五是燃料信息资源全流程优化整合,提高燃料管理效能。通过建立燃料采购数字导航系统,对燃料全过程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打通各环节信息隔阂,实现信息的共享及可视化,解决了信息断层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难题。 通过项目的实施应用,淄博公司燃料数字化管理水平、燃料降本增效、煤炭供应抗风险能力、机组安全经济性水平大幅提升。在山东、榆林、内蒙矿难频发及迎峰度夏、度冬的紧张时段,保证了稳定、均衡的供应。煤源结构性调整卓有成效,成为淄博市率先取消汽车煤的企业,淄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连华对淄博公司先进经验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将华电淄博经验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在 2019 年华电集团燃料工作会议上,我公司就数字导航系统在燃料资源整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先进经验交流,在华电集团内部火电、煤矿企业进行了成果推广。
基于一二次融合的移动式10kV分线线损监测装置
本装置已在淄博、舟山等地应用两年时间,拥有一定的市场用户(如图8所示)通过了实践考验,适合在全国电力行业推广使用,对开展10kV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升线路经济运行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大意义。 装置集成度高、体积小、总重量小于6kg,可带电安装,灵活方便,可移动安装位置、多次重复利用,单次安装两人仅需20min,即装即用。可实时监测10kv线路的电流、有功、无功等电气参数,接入用电采集系统,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契合行业发展要求。通过了山东电力科学情报所的查新,截至目前,国内外没有发现具有类似性能和结构的产品,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国网公司10kv线路约26万条,按联络率30%估算,仅联络关口就有7.8万个,双电源关口超十万,分段关口更在几十万以上,如果一半采用本产品,市场超过百亿元,带来的人工节省、多供电量、降耗减损更有巨大经济价值,潜力十足。
配电台区运行状态在线分析装置
配电台区运行状态在线分析装置,以PMS2.0电网设备数据、图模为基础,以本成果智能模块为核心,通过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集成配电台区电气、环境监测数据,实现配电台区变压器至0.4千伏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实时掌控、故障停电精准研判、配电台区设备健康状况智能分析及动态评估等功能,创新性实现基于状态全景展示的配电台区主动运维,保证配电台区安全稳定可靠供电。 如果在全国推广本成果,将大大提高配电台区的设备健康和运维水平,配电设备故障停运率同比降低99.2%,实现了“信息早知道、故障停电少、恢复供电快”,真正做到把客户放在心上,把责任抗在肩上,把服务抓住手上,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更可靠的供电服务。本成果已取得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验证中心的型式检验报告,并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果鉴定,被鉴定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已经纳入《2016年山东省电力公司第一批创新成果推广目录》和《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实施细则》,经过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运检部协同山东电科院、安质部等6个部门认定该成果可以进行“行业全面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淄博市、青岛市、菏泽市等14家单位共239个台区进行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