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鸟害及其防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宁夏地区自然环境逐年好转,乌类种类和数量大幅增长,导致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较为严重。随着宁夏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发展,乌害问题已严重威胁到330kV输电线路安全。2011年以来,宁夏地区330kV输电线路鸟害跳闸23次,占各电压等级乌害故障跳闸总数的26.7%,严重威胁超高压电网安全运行,需进一步引起重视,开展相关研究,采取防护措施,降低乌害故障跳闸次数,经调研,宁夏地区乌害故障具有以下特征:“I”型串闪络19次,占比73.1%,“V”型串闪络4次,占比26.9%;多集中于春季4月,时间集中于凌晨1:00到6:00;③星夜温差较大,相对湿度在50%RH以上,多有雾或凝露现象发生;①宁夏地区乌害引起输电线路跳闸同比国内平均水平比例更高,仅次于外力破坏,排名第二位;乌害故障随机发生,难以预测,极大威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项目主要通过对宁夏地区乌类种类分布及活动习性开展调研分析,对330kV输电线路鸟害闪络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部分新型防鸟害装置进行仿真分析和效能评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鸟类和不同季节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防鸟害综合策略,开发防乌害预警系统,有效指导宁夏电网防鸟害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淄博电网输电线路鸟害的分类与防治
淄博电网输电线路辖区范围内,全年常见的鸟类200多种,造成输电线路鸟害故障主要与鸟类分类、季节性迁徙、鸟类捕食、筑巢繁殖、生息地域等活动因素有关;鸟害引起的线路故障跳闸,在输电线路各类因非自然灾害原因,线路跳闸事故中,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针对淄博电网输电线路鸟害类型故障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电网鸟害故障与季节、分类、迁徙、筑巢繁殖、体型等鸟类活动有关;造成淄博输电线路鸟害的鸟类,主要为留鸟类和夏候鸟,与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关系不大;季节性的研究鸟类活动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对电网鸟害进行分类与防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