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参与的国内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综述
需求侧灵活性资源是未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应对高比例可再生清洁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科学、合理、完善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对推进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当前国内外典型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相关研究与市场实践进行调研与综述。首先,分析梳理国内现有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的机制,总结当前市场机制运营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介绍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的相关市场机制,以及在需求侧灵活性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最后,对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利用以及未来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2022国外零碳能源科技部署及进展
汇总了2022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地区的零碳能源重点事件,以及国际组织零碳能源科技部署及进展。
典型国家电力市场保底售电服务机制对比及对中国的启示
保底售电服务机制是售电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售电市场的全面放开,亟须深入研究典型国家电力市场保底售电服务机制设计内涵,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适应中国售电市场发展的保底售电服务机制。首先,分析对比了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得克萨斯州3个典型电力市场的保底售电服务机制设计,包括保底售电服务启动、保底售电公司选择、价格机制、成本回收机制、服务期限等的设计;然后,分析中国保底售电服务机制实践情况,并结合国外经验分析中国保底售电服务机制特点;最后,结合典型国家经验及中国售电市场的改革环境,对中国保底售电服务机制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大型煤炭下水港口一种新型客户服务监管系统
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变化,煤炭下水码头运能严重过剩,码头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华能曹妃甸港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严峻的市场形势,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围绕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降本增效”两个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煤炭港口。 在华能曹妃甸煤码头项目,通过管控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了企业生产信息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目标,达到提高港口安全、快速、高效发展的最终目的。 客户服务监管系统的开发是智慧型港口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华能曹妃甸港从建设初期就对工艺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设计阶段要求系统运行可视化、设备操作自动化、服务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业务关联方的需求,向参与方提供透明化、阳光化的服务,实现船方、货方等参与方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高效运作,完整体现港口的智能化水平。 客户服务的开发是组织机构优化的需要,也是精简人员配置的需要。华能曹妃甸港建设初期就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作为对标对象,纽卡斯尔港的人均吞吐量达到了33.3万/年,远高于国内同等规模港口的14.3万吨/年。因此,按照传统的煤炭港口建设模式难以实现目标,唯有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实现预定目标。华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现有部门12个,正式员工84人,正式编制也将控制在100人以内,远低于同规模港口350人的配置。在人员配置极为精简的情况,客户服务监管系统的开发为客户提供了智能化、阳光化和增值型服务。
鲁跃峰 郭祚刚 谷裕 徐敏 刘通 :国内外新型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分析
储能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外均针对储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储能发展。相比于国内,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更成熟,储能项目经济性也更好,成熟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经济性更有利于储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比国内外储能相关政策及商业模式,分析中国储能发展的不足,对国内储能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界最大孤网迎来能源转型!风光发电和超1GW电池储能将取代传统燃煤发电
据悉,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正在筹划一项重要举措,用风电、光电和储能取代该州目前剩余的燃煤发电机。这项措施一旦成功实施,这个世界最大的孤立电网70%的电力来源将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取代。
战略引领及创新驱动下的海外投资开发实践
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海投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7 月,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旗下专业从事海外投资业务市场开发、建设、运营的法人主体,是落实中国电建调结构、促转型、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全球发展战略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截至 2018 年,电建海投公司在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尼、刚果(金)、新加坡、迪拜、香港、澳大利亚等 10 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 35 个各层级公司,共有 8 个投产项目、3 个在建项目和 10 多个前期项目,在建及运营电力项目总装机超 300 万千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国内能源市场趋近饱和的市场环境下,电建海投公司充分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和“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服务集团“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战略为导向,在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案等四个方面锐意创新,形成了“以战略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的投资开发模式,为企业市场开拓汇聚出强劲合力。坚持战略引领就是“乘风”,将企业战略和国家战略有机结合,依托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发挥企业核心优势顺势而为;坚持创新驱动就是“破浪”,敢于在自我颠覆中进行缜密思考和周密计划,并付诸于实践。以战略为引领、创新为驱动,勇于乘风破浪,已成为助力电建海投公司海外业务持续扩张的重要途径和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