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2023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考验。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7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全年全国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广西2022年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项目指标政策及上网电价
近日,就2022年广西光伏项目政策及光伏上网电价问题,广西发改委答复。
西藏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方案:新增光伏470MW+储能1.26GWh
6月29日,西藏印发《今冬明春及“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方案》,要求存量光伏项目新增储能79万千瓦时,新增470MW光伏电站以及47万千瓦时储能,上网电价为0.353元/千瓦时。
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将电网替代型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4月10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400万千瓦以上。
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国际实践与启示
电力能源绿色转型和现货市场加快推进使得中国发电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立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日益迫切。围绕此问题,梳理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的国际实践经验,综合比较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和容量补贴电价3类机制的基本原理、总体框架与核心制度、机制优劣与适用条件;以容量市场为重点,比较分散式、集中式和可靠性期权3类市场模式,归纳以容量配额、资格审查和市场交易为核心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研究各个市场拍卖制度设计和容量需求曲线计算方法;阐释智利补贴机制中容量电价和充裕容量的核定原理与方法,探讨稀缺定价机制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局限性及监管两难问题。最后,就中国容量充裕性保障机制建设问题,提出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分阶段建议。
抽水蓄能价格新机制落地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电力现货市场选择集中式还是分散式?
集中式市场适用于电力交易的经济性与电网安全性耦合比较强的情况。集中式市场是在日前电能量市场出清的同时考虑完全的电网约束,尽量保障日前能量市场出清结果与实时市场接近,日前市场的出清结果、电价同时反映了电能量市场的供需情况和网络阻塞情况,即集中式市场的阻塞问题在日前按节点电价出清过程中已经自然解决,这就是所谓的“事前阻塞管理”。比较适用于网络卡口比较严重,供需较为紧张的情况,因为此时电力交易的经济性与网络安全性深度捆绑,矛盾突出。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共分三个部分演讲: 一、介绍新型电力系统和储能电站的背景情况; 二、讲解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的需求,1、电力系统调频, 2、电力系统调峰, 3、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惯量和短路比,4、储能配置的要求和比例; 三、介绍和讲解储能电站的发展方向,1、峰谷电价差和充放次数,2、储能电站技术规范,3、电化学储能电站及储能电池分类,4、储能电站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