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年)
本次案例评选在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秘书处的指导下,由专题组组长单位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协助组织跟进,面向全国范围内已注册并建成的、运营状况良好的工业、商业、物流等各类型及各功能智慧园区,共征集了47家各具特色的智慧园区案例。历时4个多月,经过11位评审专家层层筛选,最终遴选出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秀智慧园区12家,具备建设发展潜力的智慧园区4家,覆盖产业园区、文化园区、低碳园区、智慧校园等多类别、多地域,并组织各案例提供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通过案例分析,充分挖掘当前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的优劣势,为未来智慧园区的高质量建设与标准化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数字孪生城市优秀案例汇编(2021)
为促进数字孪生城市领域高质量发展,延续《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案例汇编(2020年)》已有研究成果,宣传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效应的优秀案例,为各部委及地方政府推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联合项目组,开展全国数字孪生城市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活动。历时半年时间,经过前期征集、组织座谈、初期筛选、专家评议等环节,从案例的技术能力、应用场景、应用成效等维度,在近百个案例中遴选出54个应用场景案例并汇编成册,案例涉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等19个省(市),覆盖园区(新区)综合治理、一网统管类、安全应急类、交通物流类、文体旅游类、能源类等场景,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提供有力借鉴。
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导则
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案例汇编(2022年)
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案例,经过社会征集、座谈论证、初期筛选、专家评议等环节,历时4个月时间,最终在百余个案例中遴选出20个典型案例,形成《数字技术赋能碳中和案例汇编(2022年)》案例集,以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推动形成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借鉴。 从本次征集的应用案例来看,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以园区/城市为主体,在运行、基础设施、治理、服务等方面实现融合应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赋能降碳。二是以能源、钢铁、石化、航天、建筑、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为主体,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实现数字技术赋能降碳。三是以数字技术提供方为主体,在数据中心、基站建设、生产经营、新能源建设等方面的绿色化转型。四是绿色节能科技创新,在耗能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显著节能。 总体来说,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标准、应用场景、配套机制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双碳项目的投资模式、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仍有较大探索空间。但是,在政府和产业界对于双碳技术与应用高度重视下,相信双碳建设每年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创新实践会越来越精彩,案例汇编将见证我国双碳发展砥砺探索前行的历程。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
综合能源仿真与测试平台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面向综合能源系统仿真与硬件测试服务的平台系统,该平台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建筑楼宇等用能场景,提供集物理模拟、数字仿真、实物验证于一体的在线闭环仿真能力。为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优化运行、智慧运维、辅助服务、技术装备研发等提供全过程仿真能力支撑。适用于新建或改造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详细设计,以及科技项目研究,有力支撑综合能源服务。
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为了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实现多种能源的综合管理与智慧服务而研发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深度融合,面向能源供应商/服务商(B类用户)、能源消费者(C类用户)及政务机构 (G类用户),提供综合能源的规划配置、全景监测、能效管理、智慧调控、智能运维、用能优化、数据增值等服务,给能源管理“增智”,为能源消费“赋能”。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面向各类区域典型场景、共性业务需求,按照轻量化和套餐化的要求,采用分布式服务框架、组件化设计,打造低耦合应用功能模块池,借鉴中台理念构建基础平台,结合应用场景从模块池抽取微应用,实现按需组合、无缝集成,灵活适应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同时,基础平台拥有长期沉淀的业务能力,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开发需求。平台包括能效管理、智能运维、需求响应、楼宇管理、项目管理、多能协同、现货交易服务、能源大数据、城市能源运行统计、能源金融支撑与能源生态圈等模块,可向商用楼宇、工业企业及园区、社区等场景提供综合能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