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年)
本次案例评选在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秘书处的指导下,由专题组组长单位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协助组织跟进,面向全国范围内已注册并建成的、运营状况良好的工业、商业、物流等各类型及各功能智慧园区,共征集了47家各具特色的智慧园区案例。历时4个多月,经过11位评审专家层层筛选,最终遴选出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秀智慧园区12家,具备建设发展潜力的智慧园区4家,覆盖产业园区、文化园区、低碳园区、智慧校园等多类别、多地域,并组织各案例提供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智慧园区优秀案例集(2022)》。通过案例分析,充分挖掘当前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的优劣势,为未来智慧园区的高质量建设与标准化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上海临港桃浦智慧园区
本项目英雄商办地块宗地总面积3.3万㎡,总建筑面积14.6万㎡,东至祁连山路,西至方渠路,南至真南路,北至永登路。本项目园区建设2019年1月初开工,至2019年10月底交付自用,12月底整体完工;2019至2022期间分期建设桃浦智慧园区信息化新基建与应用,并于运营期间持续迭代平台能力与园区应用场景。本项目在集团致力打造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的背景下,通过产业互联往及数字新基建技术,在桃浦智创城园区构建数字化转型样板,打造一个集成节能智控、立体安防、智慧运维、交通优化、敏捷服务等一专多能的数字孪生运营平台,为园区内建设智慧建筑群打造一个优良的示范性项目,并为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更加高效和高质量的数据驱动、孪生使能与中台沉淀的园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重庆AI PARK智慧创意园区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是中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地。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重庆AIPARK园区便坐落于重庆市西部科学城核心区域,金融街片区凤鸣湖畔。AIPARK是特斯联打造的人工智能城市项目的先行示范区。是全球首个落地的AICITY微缩旗舰版样板点,建筑面积约6000平米,总投资3亿元,内设多个主题体验厅与智能实验室。包括行走的AI机器人,灯杆、垃圾桶等智能终端、50+IoT协议应用,自研算法加持。从2020年12月19日开始基础施工,202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正常运营。AIPARK以最小可用单元的方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手段,贯穿云边端全栈技术,基于TacOS城市级操作系统,覆盖智能安防、智能通行、智能停车、智能办公、机器人服务等多个城市核心场景,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员工、访客等带来数字孪生园区运营、“安消”一体化、节能低碳智慧办公、机器人协同等跨场景的服务联动与业务协同,整个园区AI赋能的科技价值随处可见,极富创意的沉浸式智能美学的愉悦体验由此开展。
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智慧园区
数智自贸区的建设实施围绕着片区智慧化顶层规划设计进行,规划从宏观定位到微观场景,从底层架构到末端应用协同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实施原则,为智慧建设提供方向、思路和方法,贯穿片区“规、建、管、运、用”全维度,打造智慧园区一体化服务能力。以场景需求为牵引,应用为导向,聚焦集约建设与开放共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设计应用。围绕基础设施云资源池、园区网络架构、边缘计算物联网、环境感知、AI安防等主要方向,从数据标准,物联网设备、计算模块等方面统筹规划。以“产业经济、政务服务、精准治理”建设核心,在充分考虑政府各业务部门管理需要情况下,开展数字贸易、综合海事、经济运行、企业服务、一网通办、招引建设、安全防范、协同办公等专项领域需求调研,结合业内优秀产品及先进技术,构建专项应用系统建设规划。
上海电信培训中心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
为推进上海邮电设计院电信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公司)“双碳”工作,加快零碳技术落地试点,上海公司通过引入绿色能源、多维节能技改等方式,以自有园区为试点,打造天宝路 879 号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 根据现状情况,在园区自有产权机楼楼顶安装光伏设备,对园区有条件且规模较大的停车场进行光伏改造,对自有基站增加光伏发电设备,按照“打造标杆”的原则对园区主干道路现有照明灯杆进行替换,B1c 楼进行储能技术试点,以及对园区内全部终端配电线路开关智能化改造。碳中和智慧园区示范项目采用分期开发,其中终端配电线路开关智能化改造项目,获批为首批次改造项目。
面向配电的全业务智能网关的研究与运用
配电智能网关具备异构终端快速接入、边缘计算及容器功能,本地计算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提供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本地化智能服务,满足数字电网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适用于国内配电网中配电房、台架型配变、户内外开关站、箱式配变、低压配电柜等配电设备的智能化建设改造,还可以应用到智慧工地、智慧园区等业务场景。获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 自2018年开始,配电智能网关已经在广东佛山、肇庆、海南乐城、广西南宁等地市试点应用。 后开展规模化运用, 全网共推广建设152个项目点。2019年作为南方电网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3.0)智能配网建设关键设备进行推广,在2020年全南网范围新建配网项目全面推广应用。实现了基于边缘技术架构,利用容器等虚拟化先进技术,集成路由器+交换机+数据采集+边缘计算一体化的模式,统一物理模型,结合简单易行的传输技术,实现配电智能网关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共享,满足多业务融合需求,使基于智能网关的智能配电房解决方案具备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优点,极大优化了智能配电建设和运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