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陕西电力发布电力保供八项服务举措
12月22日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工作部署,发布电力保供八项服务举措,即全力保障涉疫重点单位用电、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全力服务小微企业便捷办电、全力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全力严控各类停电时长、全力融合属地服务网格、全力发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全力畅通服务信息渠道,守住民生用电底线,服务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电网企业基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获得电力服务提升创新与实践
本项目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精准办电新模式;建立政企协同机制,创建高质量接电服务协同机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客户报装“一次都不跑”,实现勘查设计、物资领料及工程实施的无缝连接,优化客户体验;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电力品牌,创新“获得电力”特色服务产品,提高“获得电力”知名度和认可度。 国网北京电力启动“三零”服务专项行动,树立了电力行业标杆的形象,国家能源局要求各地“以北京上海两地为示范引领,推动各地小微企业‘获得电力’业务办理水平向北京上海看齐”。国务院督查组在给中央领导的报告中肯定“国网北京电力实行‘三零’服务等改革举措,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实行”,李克强总理批示“好的经验和做法可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国网北京电力推出的“三零”“三省”典型做法,得到了北京市陈吉宁市长、张工副市长、隋振江副市长、王红副市长等多位领导的多次肯定和表扬。项目全面落实国网公司要求,对标世界银行全球先进经济体,“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为引领,通过创新管理体系、创新服务品牌、创新技术手段、建立协同机制,再造服务流程,实现服务更优化、体验更舒心、办电更便捷的“获得电力”能力提升目标。 该成果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典型做法,无论在内外部需求和软硬件环境上,均具备推广条件,特别是在大型央企、电力企业和国网系统范围内极具推广价值。本项目一是明显提升世行“获得电力”评价,2019 年中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第 14名,超额完成国网公司“前 60 名”工作任务。二是实现 16 类常规业务“一次也不跑”,其他相对复杂的 5 类业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大大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三是打响了国网公司电力服务品牌,树立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标杆。
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小微企业联合信用评估机制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用电数据作为小微企业的重要经营数据,具有时效性强、真实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可以弥补小微企业资金和财务信息的空白,为小微企业征信提供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但高价值的征信数据属于各行业的商业机密,在电力金融跨域联合征信过程中,各方对客户数据都拥有保密心理,造成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的数据共享方案存在计算繁琐、流程复杂度高等问题,需要引入轻量级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案。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GN同态加密计算的小微企业联合信用评估机制,通过电力企业与金融企业的数据共享,构建联合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以BGN同态加密算法为安全保障,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获得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在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评估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应用价值。
国网黑龙江电力建设电力大数据服务体系深挖数据价值,服务数字政府建设
8月2日,在黑龙江省数字政府运营中心的大屏幕上,“电力看经济”场景展示了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独居老人等用电相关数据。
南网首单城市营业厅融合普惠金融业务落地广东广州
作为南方电网现代供电服务产品中的一大板块,普惠金融系列产品旨在从金融方面为用户提供好用能全旅程的服务与保障,最大化惠企利民,助力国家稳住经济发展大盘。小微企业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之一。而城市营业厅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工作,则充分发挥城市营业厅属地资源优势和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支撑作用,是不断提高对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用户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的具体实践。
基于“内聚外通”的电力数据价值生态构建与实践
随着政府对宏观政策精准发力的需求愈发迫切,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通过用电把握经济脉搏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但受经济与电力数据分散在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且两者在统计口径、执行标准、核算方法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制约,缺乏经济与电力数据深层关联关系研究与数据资源综合应用探索,严重影响经济电力数据价值的发挥。 为此,国网安徽电力通过革新内部电力数据管理模式,开展内部数据源头治理、开发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与管理一体化应用系统集成数据资源、推导电力指标映射推算关系,“内聚”多口径电力数据,实现内部电力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通过创新政企协作方式,实行政企数据常态共享、构建与经济统计口径无缝衔接的电力数据统计核算方式、识别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电力关系的影响机理,“外通”政府经济气象资源,建立多维数据关联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分散型数据资源管理模式,为数据资源综合价值挖掘与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基于“内聚外通”的数据管理模式,围绕经济新常态、电力体制改革等新形势,瞄准内部需求,建立“监测-预测-预警”应用思路,挖掘电力数据深层价值,实现用电异常实时监测、全周期电力需求预测、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提高了电力企业经营效率效益;响应政府、中小微企业等外部需求,率先打造多个电力经济数据应用场景,包括预判工业经济形势、监测工业企业经营压力、跟踪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监测行业用能效率与用电成本、识别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等,创造数据增值,破解了受限于数据资源壁垒而无法为各方提供应用与共享的难题,为电力数据价值生态构建提供了先行示范。同时,通过打造“数据-模型-知识”反馈闭环、建设开放式数据产品研发平台、建立模块化数据产品研发流程,在保证管理成果迭代更新的同时,实现成果的高效复制与推广。 通过该管理创新项目,国网安徽电力逐步建立起“内聚外通”的电力数据价值生态,并受邀在国网公司统计年报会上作“深化行业用电分析,提升统计数据价值”专题发言,具备在行业及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价值。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2篇,出版专著1本,主要做法已通过查新。同时,项目实施提升了政府精准宏观调控能力,助力了微观企业提升竞争力,显著提高了电力行业数据分析工作效率,并从成本费用节约和欠费损失减少两方面为本单位带来经济效益2341万元(2018-2019年)。
电网企业数字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建设创新与实践
通过数字化供电服务指挥新模式建设与推广,供电效能大幅提升,公司配网故障率同比下降44.58%,停电台次同比下降30.46%,故障平均修复时长下降64.94%,为企业减少停电损失,助力公司提质增效年度目标实现。构建形成了“互联网+供电服务”新模式,企业与客户实现价值共创共赢。高压客户、低压小微企业平均接电时长同比分别下降至38.35天、6.2天,为客户节约办电成本14.45亿元,业扩时限达标率100%,客户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湖南省时任省长许达哲、国网公司时任董事长毛伟明、副总经理庞骁刚来公司调研时都对数字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建设及取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电网企业数字化供电服务指挥体系建设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管理创新一等奖。2020年,《国网湖南电力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侧记》在人民网、中新网、中国能源网等多家媒体发表。
浙江海宁市:加快“光伏+储能+虚拟电厂”新型能源系统建设
11月2日,浙江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建设新型储能降低用电成本。推动工商业储能系统建设,用足用好国家政策,鼓励企业、第三方等投资储能项目。加快“光伏+储能+虚拟电厂”新型能源系统建设,推动经编、印染等传统产业高耗能企业建设储能设施,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支持政府、协会、企业三方联动,组织中小微用电企业与售电公司开展集中购售电交易,提高中小微企业议价能力。本政策自11月19日起执行,有效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