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3条 成果转化
报告

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

发布日期:2024-03-25

本汇编汇总了现行的国家科技创新、点研发计划、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相关政策。

1295次浏览
PPT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考与尝试

发布日期:2019-04-18

中国处于资源密集型阶段,创新创业也是个资源密集型的工作(资源为泛指,包括人才、技术、资本、市场、政策、多层次经营等)。 科技成果转化根本不是某一个政府部门、某一个团队、某一个专家教授的事情,必须要融合多方元素,全力保障,共同发展。 从样品(科研团队)发展到产品(市场企业)决定了成果转化是否能进入正反馈和良性发展也决定了创业团队的命运。

关键词:
781次浏览
成果

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0-04-10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日臻成熟,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系统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在海上风电接入、孤岛平台供电和城市中心供电增容等领域应用日益增多,其绝缘性能及长期可靠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和研究热点。我国高压直流电缆研究、制造与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在本项目之前,国内尚无系统研究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系统关键技术的科研项目,更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压直流电缆和应用工程。针对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需求,本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研究了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绝缘材料选型、结构设计、关键生产工艺、试验与考核评价方法等,项目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大,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掌握了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设计与选型技术,提出了直流电缆绝缘材料评价方法及质量控制检测体系;研制了±200kV 纳米添加电导非线性增强绝缘直流电缆终端,并成功通过型式试验;研发了可重复利用、便于安装的直流电缆试验终端,解决了±320kV 以下电压等级直流电缆出厂试验难题;开发了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系统全工况运行考核控制系统及全尺寸高压直流电缆脉冲电声法(PEA)空间电荷测量系统,解决了温度梯度条件下全尺寸高压直流电缆空间电荷测量与评价的世界性难题,带动了高压直流电缆系统专用检测技术进步,并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国内外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高压直流挤包绝缘电缆使用技术规范、空间电荷测量方法技术规范及运行维护试验导则等一系列行业及国际技术标准。

609次浏览
前沿技术

国网四川电力加快质量管理成果转化应用

发布日期:2023-06-27

​6月20日,四川眉山供电公司工程班员工在10千伏中板城六线导线展放工作中,应用了该公司质量管理(QC)小组自主研发的QC成果——放线止逆器,将导线放置在放线止逆器中,实现了导线顺向平稳通过和逆向滑落自动锁死,在防止导线滑落造成安全事故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563次浏览
成果

10kV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研发及应用研究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1-11-22

本课题所研制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应用电弧产生的高温高压进行吹弧直至电弧熄灭,在泄放雷电流的同时不会引起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供电的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空气具有极佳的绝缘自恢复性能,可耐受多次雷击,相比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寿命更长。适应国内自然环境条件和电网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条件,充分体现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无氧化锌阀片、结构简洁、安装方便、运维简单等优点 10kV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具有防雷效果显著;通流容量大、故障率低、少维护、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无阀片失效和受潮问题;重量轻、便于安装;成本低、可广泛推广等优点。市场容量巨大,按照10kv配电线路30%覆盖率计算,南方电网地区市场容量约970万支。目前正在通过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成果转化。可进一步拓展,采用S型或螺旋型排列方式等,增加腔室间隙串联级数,研发110kv~500kV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将对输电线路防雷产生巨大价值。可进一步提升,提高生产工艺缩小电极间距等措施,增加单位长度的腔室间隙的串联级数,可实现雷击工频电压全相位无工频续流。

关键词:
530次浏览
成果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及核心装备系列国家标准

发布日期:2021-09-30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及核心装备系列国家标准,包括1《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规范》、2《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技术规范》、3《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要求》,均由南方电网科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编写,为世界上首次制定,技术创新难度大,标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之前,世界上尚无相关国际标准参考,南网科研院突破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三个重要技术方向,包括成套设计、换流器、控制保护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形成国家标准,规范了国内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套及核心装备设计情况,为成套设计及核心装备设计、制造、试验、验收提供直接参考依据,意义重大。 项目团队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完全掌握高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在成套设计、换流器、控制保护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形成技术标准,并率先实现工程应用,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1.标准1中第4、6、7部分,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百千伏级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集成设计方法,实现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区域电网互联的整体工程应用。 2.标准2中第5、6部分,世界上首次设计了自主化的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装备,实现了直流电压从±160kV到±350kV、输送容量从百兆瓦到千兆瓦的跨越式突破。 3.标准3中第5部分,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的体系化技术要求,有效支撑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控制保护系统的研发。 4.标准1中第9部分、标准2中第7部分、标准3中第6部分,世界上首次提出了覆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研究、装备研制、主设备试验的试验技术。 项目获得专利15项(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14篇,专著1部。相关成果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千兆瓦级柔性直流背靠背系统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系列标准已成功应用在云南电网与南网主网鲁西背靠背直流异步联网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三峡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示范项目中的系统成套设计、换流阀、控制保护等核心设备研制中,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完成的国家标准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的直接体现,通过成功实施和推广应用,建成了产学研用科研团队,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带动了国内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控制保护等核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践行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22次浏览
通知公告

关于征集攻坚克难案例库和企业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案例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1-01

现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的号召,面向广大能源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征集攻坚克难案例和成果转化案例。

489次浏览
PPT

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介绍

发布日期:2021-06-01

整体阐述了国网双创科技园整体规划,并从功能架构、成果转化平台产业示范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

关键词:
488次浏览
行业要闻

“创客”推动电网科研再上台阶

发布日期:2022-05-09

今年以来,国网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从优化机制建设、强化人才保障、力促成果转化等关键方面着手,推动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电网跨越发展增添新动能。国网安徽电科院聚集大电网安全、电网消防技术、混合气体研究、量子精密测量、氢能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实现突破性成果。目前,该院正推进4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6个国网总部科研课题,牵头安徽省重大专项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全力在核心技术集中攻关上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突破。

436次浏览
成果

电力行业国有科技型企业项目收益分红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日期:2021-10-20

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是指企业通过自行投资、合作转化、作价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可以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形成的净收益为标的,采取项目收益分成方式对科技成果发明创造和转化具有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激励的行为。 西安热工院长期以来承担大量国家和华能集团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且具有大量高水准的产权明晰的独立知识产权成果。西安热工院为贯彻落实国家、华能集团和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在院属公司开展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是有效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增强科技人才获得感和创新动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政策创新。 项目收益分红激励的难点在于:首先,筛选实施主体。适合 采用项目收益分红激励的公司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政策条件,如近3 年研发费用占当年企业营业收入均在3%以上,激励方案制定的上一年度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等等;科研项目需边界清晰、核算独立。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方案;再次,项目的具体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监控和管理。项目收益分红实施两年来,西安热工院各院属公司经营业绩普遍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西安热工院5个试点项目共实现净利润总额3130万元,约占西安热工院全部净利润的7%,2019年实现净利润3773万元,约占当年西安热工院全部净利润的8.3%,较上年增长近21%。项目收益分红激励管理创新的开展,不仅对西安热工院及院属公司中的其他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很好的领路和示范作用,在电力行业内的其他科研单位也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

关键词:
416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国网智研院总工 贺之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倒逼电网技术加快升级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4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5

赵伟 褚温家 张晶:以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6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7

河南新型储能政策:调峰0.3元/度,租赁200元/度·年,用户侧有奖励!

8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9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10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