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发展与改革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5.2%;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2023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经受住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考验。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7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全年全国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5.7万亿千瓦时,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防灾减灾技术探索
南方区域极端气候复杂,夏季雷暴、台风和地质沉降等多发,冬季雨雪冰冻和夏秋季山火等极端灾害频发,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威胁风、光、水等绿色能源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绿色能源不确定性、极端气候等因素导致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问题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解读之四:更好统筹电气化发展与清洁低碳电力供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结合“双碳”目标要求分析研判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和风险挑战,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内涵特征,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蓝皮书》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蓝图,明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电力智慧。
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广州工程正式投运
3月29日,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广州工程(以下简称广州工程)正式投运,它与正在建设的大湾区直流背靠背东莞工程(以下简称为东莞工程)同为广东目标网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列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化解广东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多直流落点风险、大面积停电三大问题,显著提升广东电网电力供应和配置能力。预计2022年将支撑西电东送电量不低于1883亿千瓦时,广东省东西部电力交换能力由410万提升至1000万千瓦。
2023年度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和同业对标标杆指标信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电力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综合施策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2023年度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和同业对标标杆指标信息》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会员企业统计报表数据为基础,力求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和准确,通过生产、经营、财务、人力、技术、信息、社会责任等因素的分析,全面深入解读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力求向公众展现更加完整的行业发展态势。编写年度《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和同业对标标杆指标信息》,是协会践行“凝聚行业力量,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电力工程行业转型发展”宗旨的具体体现。期望能够为广大会员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情况提供准确、详实和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企业寻找差距追求卓越,提升管理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权威数据,为行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云南: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优化火电成本分担机制和新能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
为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尽早对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等产生更大政策效应,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