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9条 负荷侧
市场观察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发布日期:2022-05-05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愿景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关于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变革和挑战被广泛研究和深刻认知。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侧新能源将成为电量的主要提供者,电网侧从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向微电网、柔直电网等多元形态并存转变,负荷侧由单一用电向发用电一体转变,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2598次浏览
报告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

发布日期:2024-08-01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源网荷储新生态,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通过先进的信息和控制技术,进一步加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的多向互动,有效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

931次浏览
论文

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调度体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5-28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目标,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手段。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源网荷储多元协同调度体系,通过建立适应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各类资源参与的电力市场机制和多类资源协作互动调控平台,有效提升了源网荷储间的协调能力和清洁能源的消纳水平。最后,经山东电网多地市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试验及试点应用,验证了所提出多元协同调度体系的有效性。

634次浏览
案例

县域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数字孪生应用

发布日期:2023-09-18

在大规模接入分布式电源的背景下,兰考电网大范围直连工商用户、工业园区、充电站桩、负荷侧储能等多种形式资源,已发展成为源-网-荷-储多元素共存的县域能源互联网,有源化、强波动性、大峰谷差特征愈发凸显。与此同时,常规电站管理模式下开展大规模电力能源高效互动并实现各方技术经济目标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兰考电网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依托,构建基于物理机理与数据驱动的设备数字孪生体,形成从数字孪生体生成到实时数据传输感知的完整闭环,实现孪生系统与实际电网的精准同步;以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有功调度需求为导向,构建可编辑的“历史—平行—未来”多时态运行场景,实现县域电网多时态、高保真、准实时的运行推演,为决策者提供清晰准确的参考运行状态,并为快速应对随机性多目标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571次浏览
论文

负荷侧惯量估计的精细化统计修正方法

发布日期:2024-07-24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作为系统惯量主要来源的常规机组不断被替代,负荷侧惯量占比持续提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目前已有负荷侧惯量估计方法较为简单,其估计结果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系统运行管理的需求。基于惯性资源统计,文中提出一种负荷侧惯量估计的精细化统计修正方法。首先,从负荷侧基础元件的惯量分析入手,基于基本负荷单元的惯量建模,并给出各种典型负荷模式下的负荷侧惯量估计表达式。然后,面向负荷侧分布式电源接入场景,分析其对惯量估计的隐藏效应,针对表后电源具有与不具有惯性环节2种情形,给出负荷侧惯量估计的统一修正公式。最后,依据IEEE 9节点系统搭建仿真系统,分别对包含与不包含表后电源2种情形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负荷侧惯量误差均不超过5%,验证了所提惯量估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531次浏览
论文

考虑碳排放流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发布日期:2024-09-27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从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了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对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进行了分析,建立负荷侧的节点碳势模型;然后,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和可削减两类负荷,基于负荷节点碳势模型设计了调用这两类负荷降碳的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低碳性和经济性的源荷协调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对日前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反馈校正调整日内调度结果。最后分别通过改进PJM-5节点和IEEE-300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柔性负荷消纳风电,减少弃风的同时实现负荷侧降碳的目标。

522次浏览
论文

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应用:优势、场景与案例

发布日期:2024-06-11

区块链技术将解决能源互联网中的信任问题,引导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发展与升级。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信息完备公开透明、分布式记录存储、可编程脚本4大核心应用优势出发,分别讨论了区块链在能源交易、电子数据保全、物联网、负荷侧响应中的应用场景,并介绍了相应的应用案例,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能源行业广阔的应用前景。

520次浏览
政策法规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虚拟电厂建设工作方案(试行)》

发布日期:2023-05-09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日前发布了《虚拟电厂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文件提出:自治区虚拟电厂建设工作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试点推进”的原则,借鉴国内外虚拟电厂建设经验,结合宁夏实际情况,构建虚拟电厂管理机制,建设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与可调节负荷等资源,打造虚拟电厂示范工程,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提高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系统运行效率,有效提升负荷侧可调资源的响应及聚合能力。

516次浏览
PPT

HPLC在配网业务中的技术发展展望

发布日期:2024-04-28

HPLC在配电通信网中广泛使用,但其通信承载能力已近饱和,无法满足秒级实时电网调控业务需求,亟需改善提升。本报告首先对电网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的形势下,电源侧、负荷侧采集、控制通信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HPLC的现状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HPLC优化提升及多业务承载优化方案,并阐述了引入5G编码调制、MIMO等技术,研发新一代SPLC的构想及合作开发计划。最后对SPLC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499次浏览
产品

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

发布日期:2023-05-25

剩余电流监测作为电气火灾监测预警的手段,变被动探测报警为主动预警监控,在低压交流配电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是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有效措施。根据GB/T 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标准,要求“剩余电流互感器负荷侧的N线,只能作为中性线,不得与其它回路共用且不能重复接地。”目前变电站内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存在大量双电源负载侧共用N线的回路,导致现有符合国标的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无法满足变电站站用低压交流系统剩余电流监测的要求。

487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