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条 辅助系统
成果

一回路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滤芯

发布日期:2023-05-24

一回路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滤芯是核电站运营所需的重要消耗性备件,用于过滤一回路及辅助系统中的杂质,收集捕捉系统中的高放射性粒子,从而降低一回路的放射性水平。核电站一回路辅助系统水过滤器滤芯制造所需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国内在运在建核电机组的备件均由国外厂家垄断供应。2019年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与国内厂家联合开展滤芯的自主化研制工作,经过研发团队的科技攻坚,于2020年底完成了滤芯的研发,国产滤芯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产品相当,硅析出量等关键指标优于国外产品。2021年开始,自主化研制成果已在中国广核集团下属核电站开展试点应用。

503次浏览
产品

JOYO-AF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在某变电站的工程实例

发布日期:2023-12-20

优特公司综合采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以及智能控制、联动等多种技术研发出JOYO-AF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了变电站动力环境、图像、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安防报警、门禁等信息及设备的在线监视和智能控制,大大提高变电站的信息共享水平和辅助系统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下面通过某工程实例,简单的介绍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成果

核岛大宗辅助系统安全阀

发布日期:2023-05-24

核岛辅助安全阀主要用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设备冷却水系统(RRI)、应急硼化系统(RBS)、核岛排气和输水系统(RPE)、冷却剂贮存和处理系统(TEP)等重要系统,承担保护系统,避免超压的功能,对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最高设计压力达到25MPa,最高温度达到343℃,承担着核电站反应性控制、余热排出等重要安全功能,对核电站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辅助系统安全阀样机经过循环寿命试验及排量试验、振动老化试验、地震性能试验和端部加载试验后,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性能要求。本项目掌握了核岛辅助安全阀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核级产品鉴定方法,研发出了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对保障在建核电机组顺利建设和在役核电机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439次浏览
产品

JOYO-AF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在某变电站的工程实例

发布日期:2023-09-18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地电力部门都在建设和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正是由于无人值守模式的推进,使得对变电站的画面以及参数等远程监视和控制显得更有必要。为确保变电站的长期高效安全运营,需要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起到预警作用,切实保护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变电站的人员和现场设备的安全,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改造或新建的必备。

426次浏览
产品

TIP3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

发布日期:2024-05-31

TIP3000智能变电站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是安徽电科恒钛自主研发的,专为智能电网服务的综合监控软件,智能辅助系统综合监控平台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对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可满足变电站安全警卫的要求。

关键词:
362次浏览
成果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1-12-20

本项目成果实集成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实操培训,基于AR的工作辅助系统、无人机作业演练系统以及基于直播的工作辅助系统。本项目成果截止现在,系统已在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湛江供电局、云浮供电局、培评中心、东莞供电局、梅州供电局、清远供电局、中山供电局、惠州供电局、机巡作业中心应用。目前已组织开展30期培训,1000多人次。成果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改革开放40周年电力成果展、2018年全国输电新技术应用交流会暨EPTC第六届输电年会、中国电力科普日活动等6次大型活动进行展示,获得行业内外领导和专家的广泛认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软著6项,部分成果具备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238次浏览
成果

伴热监测点无线群集预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05-27

伴热系统是火力发电厂中重要的辅助系统,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冬季,伴热系统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伴热系统的维护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伴热回路多且较为分散,部分伴热点位置较高,不利于维护;没有实时监测伴热系统运行状况的有效手段,通常是靠维护人员巡检,一些处于高处、风口或偏远部位的伴热有时因巡检不到位而未及时发现发生冻凝问题,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伴热回路的温度调整不及时,伴热温度过低有可能出现介质冻凝,而伴热温度过高也会造成能源浪费;冬季伴热系统的维护量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夜间高处伴热巡检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此,开发伴热实时监控系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在加强伴热系统维护、保障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伴热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对各个伴热回路的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利用云平台实现实时监测、报警管理、故障诊断和历史数据存储功能,从而达到保证生产平稳运行、减少维护量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227次浏览
成果

基于面向对象的三维可视智能电网一体化管理平台

发布日期:2021-07-20

自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发、输、变、配、用各个电网运行环境逐步开始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智能变电站是整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为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外,还辅助以PMS智能档案管理系统、仿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辅助系统等,这些系统目前都处于独立分散运行状态,相互之间缺少数据交互和整合,难以发挥协同效应。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通过变电站通过数据库方式进行建模,并将原各种分散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和数据交互,并采用图形化或者三维可视化的形式进行数据展现,是变电站向智能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一直在主推的智能变电站发展高级模式。 基于面向对象的三维可视智能电网一体化管理平台项目采用以数据库为驱动的3D图形技术为基础,将PMS智能档案管理系统、仿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辅助系统等分散独立系统有机结合,解决了当前电力站点特别是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综合自动化实时系统、PMS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之间需要繁项配置的技术困局,提升了系统实用性,减少了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量,为变电站运维,故障排除以及巡检等提供极大使利。 该平台是国内第一个以三维变电站管理平台模式通过开放动力环境接口,接入变电站辅助系统,根据程序设定的报警阀值自动进行大数据计算对比,实现超出的阀值对应的传感器定位,系统进行自动告警并上传技术的系统,该平台的上述技术填补了国内同类系统平台对于面向对象的可行性实现和兼容变电站环境辅助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类系统后不能够有效进行环境辅助信息判断告警的空白。

203次浏览
成果

物资智能采购实践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1-10-21

物资智能采购以“全程智慧管控”为主线,以“供需服务提质”为核心,以“技术标准统一”为基础,以“业务数据融通”为纽带,融合应用“大云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核心、三方协同、五化转型”的智能采购体系,探索了一条从分散到集约、从粗放到精益、从单一采购向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之路。项目成果已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全面应用,物资集中采购管控范围达到100%。连续三年蝉联国资委“采购管理提升对标”能源行业第一名。研发的电子商务平台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2018年度十佳采购平台”。经济效益方面,利用招标采购全流程辅助系统,大大提升计划审查、评标、授标、定标归档工作效率,其中计划审查和投标文件评审工作转为线上使劳动效率提高50%,辅助评审工具应用减少了评审专家数量,劳动力减少45%,采购规则标准化应用使日常管理效率提高30%,历史招投标信息数据库及智能分析使日常统计分析质效提高75%。综合统计节约招标成本近40%。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实施单轨制电子化招标,供应商每年可减少302.5万份纸质标书制作,每年节约5900吨纸张;供应商不需要到现场投标,年度可节约供应商差旅及住宿等费用超过10亿元,节约大量社会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178次浏览
成果

电力系统顺序控制技术规范等6项标准

发布日期:2021-08-26

“一键顺控”是智能变电站重点建设工作,通过预先设定的操作序列实现操作任务模块式搭建、操作步骤一键启动、操作过程自动执行变电站倒闸操作。在变电站推广“一键顺控”是解决变电设备爆发式增长与人力资源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南瑞集团联合相关单位率先开展电力系统一键顺控相关设备标准化工作,先后攻克了应用架构混乱、非同源“双确认”缺失、跨间隔数据同步困难、辅助授时设备稳定性低等关键技术难题,制定了涉及顺序控制高级应用、数据通信网关机、测控装置、时钟装置等成套标准。 DL/T 1708—2017《电力系统顺序控制技术规范》等 2 项标准作为“一键顺控”实施和检测依据,首次构建了顺序控制应用架构、业务模型、安全防护机制、智能辅助系统联动等。 Q/GDW 11627—2016《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技术规范》作为“四统一、四规范”核心标准,首次规范了网关机的外观接口、通信服务以及承载的顺序控制等高级应用。 DL/T 1512—2016《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等 2 项标准考虑变电站智能化后测控装置数字化、网络化采样和控制的新需求,对测控装置在使用条件、功能、性能、校准方法等提出要求,在间隔层提升了一键顺控的可靠性和速动性。 GB/T 33591—2017《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系统及设备技术规范》考虑北斗卫星应用和时间同步状态监测对时钟装置的新要求,首次规范“北斗优先”的多时间源仲裁机制,为一键顺控提供全局统一精准时钟。 以上技术标准有机结合,从调控中心、变电站站控层、间隔层、辅助设备实现了“一键顺控”的纵向贯通,并完成智能变电站核心装备与系统的产业升级。对比国内外相关标准,本成套标准在顺序控制应用架构、一键顺控辅助系统联动、跨间隔采样数据同步、北斗授时应用、多时间源判决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科技研发、标准制定和工程应用三者的相互促进和协调统一,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标准空白。 项目成果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 31 项,授权 21 项。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调控中心、110kV-1000kV 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安全生产运行及控制领域。国电南瑞支撑该领域实现销售额 9.82 亿元,新增利润 1.97 亿。经有关部门测算,如在全网推广一键顺控,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 44.8 亿元。本成套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矛盾,已成为智能电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145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3

EPTC双周刊

4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5

2023年EPTC大事记

6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

7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8

王志伟:全面推进合规管理 护航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9

4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项目!西安发布2023年北跨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10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 推动“双碳”目标有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