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3条 安全问题
书籍

智能配电应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0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一方面,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下,传统能源的大量开采和碳排放总量的连年升高,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占比、调整能源结构的一项关键任务,更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另一方面,我国电网建设加速,分布式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用电负荷的多元化增长,使得电力稳定供应面临较大挑战,需要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破解电力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缩小负荷曲线峰谷差,保持用电稳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把配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着力点,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规划理论、建设标准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配电网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撑新能源的科学高效开发利用和多元负荷友好接入,并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传感技术及控制决策系统,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配电网建设的目标是服务电网终端用户,智能配电网具备安全、可靠、自愈、经济、兼容等特点。加强智能配电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促进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融合渗透,助推智能配电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得到重点应用,以及智能配电网建设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是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近日,由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组编的《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即将出版。本书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从多方面深入剖析智能配电应用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再探讨,对前沿技术进行新探索,全面展示当前智能配电领域的研究成果,助力智能配电技术创新、推广与应用。 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和配网业务对智能配电技术的需求,本书深入分析了智能配电技术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解读了智能配电技术发展现状,梳理了智能配电技术标准,围绕配电设备智能化、配电智能终端、配电物联网、配电自动化系统、智能运维、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电动汽车充换电、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等关键技术做了全面介绍与研究,总结了不同场景下的智能配电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展望了智能配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联 系 人:张伟豪 手 机:18518354192 邮 箱:zhangweihao@eptc.org.cn

1257次浏览
论文

氢储能安全及其检测技术综述

发布日期:2023-10-09

氢储能作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氢储能的安全问题是必须重点关注和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综述了在制氢、储氢、输氢和用氢4个阶段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氢泄漏扩散、氢燃烧爆炸、氢与金属相容性等。同时,对氢泄漏检测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氢泄漏检测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213次浏览
报告

新型电力系统主动防御技术体系白皮书(2023)

发布日期:2023-10-23

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智能化的背景下,关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已知的电力系统风险,新型电力系统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积累建立了一套防护体系,主要包括面向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防护。然而,由于攻防信息不对称性、认知逻辑缺陷、防护方案与电力系统可用性需求冲突等问题,现有防御技术体系难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全面有效的深度保护。为解决现有防御技术体系的不足,迫切需要研究基于主动防御方法与技术的新型防御技术体系。主动防御方法与技术包括拟态防御、可信防护、内生安全等,具备动态可靠、适配性强、多维防御的特点,被认为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潜在方案,协调识别、保护、检测、响应等多个环节,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的主动协同安全防御。本白皮书总结新型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已知和未知威胁,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求,设计了“识别(Identification)-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IPDR)”一体化的新型电力系统主动安全防御技术体系,提出一套新型电力系统的主动防御参考模型,持续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应对各类安全威胁的防御能力。本白皮书旨在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做出贡献,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领域的研究者、从业人员和相关利益方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同时,呼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制定,为智慧能源时代的安全构建坚实基础。

报告

2023中国政企机构数据安全风险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24-03-25

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23年全球公开报道的246起数据安全事件中,数据泄露事件占比高达67.5%,泄露数据超过51.8TB,共计103.8亿条。不过,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泄露事件可能只是数据泄露问题的冰山一角。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监测显示,2023年1~11月,仅在暗网及黑产平台上交易的境内机构泄露数据就多达60.8TB,共计720.4亿条,两项指标双双超过全球媒体公开报道事件的统计数据。?数据勒索的高额收益可能进一步推高政企机构数据泄露安全风险。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勒索团伙正在抛弃“加密勒索”这种传统攻击方式,而是转向单纯的“数据勒索”,即单纯的以窃取机密数据并威胁将之公开的方式向政企机构进行勒索。2023年,全球赎金最高的10起勒索组织攻击事件,平均勒索赎金高达2397万美元,其中7起事件都是单纯的数据勒索事件。数据勒索带来的巨大收益很有可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黑产团伙参与其中。?个人信息是数据泄露和黑产交易的主要数据类型,严重危害公民和社会安全。在境内机构泄露的数据中,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多达586.8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泄露了约42条个人信息数据。其中,互联网、IT信息技术和能源行业是泄露数据量最多的行业。?网盘、文库、代码托管等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也是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但尚未得到绝大多数政企机构的充分重视。其中,金融行业对此类问题最为重视,而医疗卫生、互联网和教育行业,通过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泄露数据的风险相对于其他行业更高。研究显示,合作伙伴和内部人员是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数据泄露事件的主要“元凶”,二者之和占比达到54.6%。加强合作伙伴管理和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API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平均每家机构约有206个API接口会用来传输敏感数据。汽车制造业的“潜在”数据安全风险最大,其传输敏感数据的API接口数平均超过900个,传输敏感字段多达332个,这两项指标均是其他行业的3~7倍。同时,汽车制造业API接口传输的个人信息也最多,其中涉及的自然人的数量,是金融、能源、医疗等行业的30~70倍,可谓“遥遥领先”。由此可见,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解决数据跨境流转问题,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必要的技术手段。调查显示,尽管很多存在海外业务的机构已经在积极开展跨境数据流转的治理工作,但仍普遍缺乏科学的、整体的数据安全规划,特别是严重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而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海外分支机构的政企单位而言,往往没有意识到其可能存在的跨境数据流转风险。?数据安全建设,应当遵循内生安全原则,从设计规划之初就把数据分类分级、数据防泄露、防勒索、API安全、跨境数据治理等关键问题列入整体规划,确保数据安全工作与数字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用系统性的方法解决数字系统的安全问题。

654次浏览
案例

构筑5G电力应用网络安全堡垒

发布日期:2023-05-31

电力安全性关乎国家和人民安全,保障电力5G网络安全主要面临三方面痛点:一是5G电力应用安全测评体系亟待创新。考虑到电网安全问题,5G电力应用投入实际运行时,行业企业“不敢用、不能用5G”等现实难题;二是安全测评验证和标准化仍待增强。当前的电力生态中,认证机构多、测试内容多样、互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凸出;三是缺少面向电力行业的5G安全防护方案。网络安全是5G在电力行业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前提,行业内仍缺少一套成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南网总调联合广东移动、华为等单位开展5G网络承载不同分区电力业务的连通性、安全性、可靠性测试工作,通过信令面渗透攻击的方式对网元、切片等进行渗透测试,深入探索5G电力应用网络安全防护方案。

关键词:
646次浏览
标准

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1部分:通信网络和系统安全 安全问题介绍

573次浏览
报告

2023年AIGC数据安全与算法治理报告

发布日期:2023-09-11

当前,随着以“算力新基建、数据新要素、AI大模型”为特征的算力经济时代来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应用掀起人工智能新一轮浪潮,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逐步从“探索期”向“成长期”过渡在技术和产业上进入重要转型阶段。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发展和数据、算法安全问题深度交织融合影响用户隐私、公民权益、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AIGC的创新应用和数据安全治理工作也进入全新的阶段。本报告重点聚焦并梳理了人工智能应用中较为独特或更突出的安全问题,全面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和算法治理的主要现状和最新动态,基于全球相关治理实践和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AIGC数据安全和算法治理框架。

570次浏览
论文

考虑风机惯量支撑及有功备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发布日期:2024-08-29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下,因系统惯量低、调频备用不足导致的系统运行安全问题,提出了考虑风机惯量支撑及有功备用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建立实时风速下风机参与系统惯量支撑响应的风机惯量模型及风机降载出力的有功备用模型;然后,构建了两阶段随机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两阶段模型;最后,以改进的IEEE-RTS 24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优化调度模型的总成本较低且弃风弃光量较少。

511次浏览
论文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4-10-09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给电网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自然灾难、设备故障、电网管理、恶意破坏等传统风险,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新兴安全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外电力系统及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征和形势,研判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电网安全风险和挑战,并从预测预警预判技术、极端气候对电网的影响、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4个方面梳理了全球应对电网安全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电网前瞻性规划部署、提升电网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韧性、推动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风险管理措施等应对建议,期望为我国电网提高电力供给能力、安全稳定性、韧性提供参考依据。

473次浏览
论文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MQTT协议优化算法

发布日期:2024-06-20

通信协议的设计已然成为实现设备与互联网通信的重要支撑,其覆盖了整个物联网系统的各个环节。针对传统物联网协议中关键数据被伪造或篡改的安全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区块链技术来保证传输数据安全的改进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mission,MQTT)协议,进而保证了存储在broker的数据不被恶意篡改。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高效、轻量以及易实现等多方面的特点,在保护物联网的数据安全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472次浏览

热点资讯

1

《电力行业关键设备供需统计分析报告2023》上新了!

2

电力绝缘子40年技术回顾与展望——制造篇

3

“双碳”目标下的低压智能配电台区应用设计

4

2023年变电智能运检优秀论文征集

5

新型电力系统中抽水蓄能定位与发展前景

6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发布

7

EPTC双周刊

8

“EPTC智巡榜”年度优秀企业征集

9

2024年EPTC大事记

10

关于举办2023年(第六届)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暨数字化发展论坛的通知